麻粒岩、橄榄岩(Granulite、 Peridotite)是采集于张家口市万全区大麻坪村的岩石标本。特征描述 麻粒岩,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辉石90%、白色长石10%;橄榄岩,绿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橄榄石80%、斜方辉石15%,单斜辉石5%;玄武岩,整体呈黑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为方解石,基质为隐...
吕梁地区,位于华北中部造山带的中段西缘,曾遭受过强烈的变质与变形作用。这里出露的古元古代变质岩石,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地质信息。而新近,我们的课题组在吕梁东南部更是首次发现了泥质和基性两种类型的超高温麻粒岩。泥质麻粒岩,其片麻状构造和斑状变晶结构令人叹为观止。它主要由石榴子石、黑云母、钾长...
自然科学知识文库岩石系列:麻粒岩 自然科学知识岩石系列——麻粒岩 科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研究和利用的学科。本文提供对自然界岩石 “麻粒岩”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麻粒岩(granulite)是一种变质程度较深(高温) 的岩石,具粒状变晶结构,块状、片麻状、条带状构造。矿物成分以含紫苏辉石为特征,常有单斜辉石(透辉石一钙铁辉石)、铁铝一镁铝榴石等; 长石、石英含量不定。此外还常见砂线石、堇青石,含TiO2 矿物金红石、钛铁矿等。含水矿物(角闪石、黑云母等) 较少且为退...
麻粒岩相(granulite facies)又称又称“粒变岩相”、“二辉石相”,是一种高温麻粒岩相区域变质相。大面积分布在早前寒武纪(尤其是太古宙)的深变质地区。它与角闪岩相之间的界线以紫苏辉石开始出现为标志。组成成分 矿物成分主要为紫苏辉石(或古铜辉石)、透辉石(或次透辉石)、铁镁铝榴石、堇青石、矽线石...
超高温麻粒岩一般是指在地表以下15–55 km的深度发生变质温度超过900 ℃时形成的高级变质岩石,是了解地壳热演化和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的关键“窗口”。 山西省吕梁地区位于华北中部造山带的中段西缘,曾经历强烈的变质-变形作用,出露大量古元古代变质岩石(图1)...
麻粒岩是由含水矿物在高温下脱水形成的,同时伴随着大量熔体的排出,残留的麻粒岩不容易再次发生部分熔融,是稳定、难熔的大陆下地壳。太古宙麻粒岩地体代表地球上最古老、最稳定的地质单元之一,是了解古老地壳-地幔相互作用和地球形成早期...
粒变岩(granulite)又称麻粒岩,是一种变质岩,属中高级区域变质作用产物,是以含紫苏辉石为特征的区域变质岩石。主要分布在太古宙至早元古代变质岩系中。冀东、辽西比较发育。常富含金、银、铬、镍、铂、铜、铅、硼、石墨、压电石英、宝石、云母、金红石、磷灰石等矿物。形成 粒变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