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麻子仁二升(20g)、芍药半斤(9g)、枳实半斤,炙(9g)大黄一斤,去皮(12g)厚朴一尺,炙,去皮(9g)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l0g)。 【用法】六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功效】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方解】 本方治证,《伤寒论》称之为“脾约”。...
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土燥津枯便难解,肠润热泻诸症却。 【麻子仁丸方解】 此为润燥泻热,缓通大便之方。临床用于大便秘、小便数者。 《伤寒论》179条云::“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247条云:“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泵魅分赋...
麻子仁丸出自《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由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组方】麻子仁20克芍药9克枳实9克(炙) 大黄12克(去皮)厚朴9克(炙,去皮)杏仁9克(去皮、尖,熬,别作脂) 【功...
麻子仁丸方解|主治|用法: 【组成】子仁二升(20g),芍药半斤(9g),炙枳实半斤(9g),去皮大黄一斤(12g),炙厚朴一尺(9g),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10g)。 【用法】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现代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次9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亦可水...
麻子仁丸方解|主治|用法: 【组成】子仁二升(20g),芍药半斤(9g),炙枳实半斤(9g),去皮大黄一斤(12g),炙厚朴一尺(9g),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10g)。 【用法】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现代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次9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亦可水...
@用药助手麻子仁丸方解 用药助手 麻子仁丸方解如下:* 君药:麻仁润肠通便,大黄泻热通便。* 臣药:苦杏仁、郁李仁、当归、白芍益阴增液润肠通便。* 佐药:厚朴、积实下气破结,通便泄热。诸药相合,共奏润肠通便、泻下导滞之功。
【方解】本方是小承气加润下的麻仁、杏仁、芍药,和蜜为丸,安中缓下,使正不伤。 【仲景原文解析】 《伤寒论》第247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解析:趺阳为足阳明胃经之脉,古人用以候胃。脉浮主热,胃有热则气盛,故谓浮则胃气强。涩主...
麻子仁丸治脾约,枳朴大黄麻杏芍, 胃燥津枯便难解,润肠泻热功效确。 【歌诀总括】 麻子仁丸由麻仁、杏仁、芍药、大黄、枳实、厚朴和白蜜组成,主治脾约证。 【歌诀详解】 麻子仁丸主治脾约证。脾约证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胃中燥热,脾受约束,津液不得布散,只输膀...
【禁忌】 本方虽为润肠缓下之剂,但含有攻下破滞之品,津亏血少者,不宜常服,孕妇慎用。(如属纯由血少津亏引起的便秘,则不宜使用。孕妇忌用。) 【方解】 本方治证乃由胃有燥热,脾津不足所致。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今胃中燥热,脾受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而致小便频数,肠失濡润,故见大便干结。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