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子仁二升(20g),芍药半斤(9g),炙枳实半斤(9g),去皮大黄一斤(12g),炙厚朴一尺(9g),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10g)。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现代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次9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效:润肠...
麻子仁丸具有润肠通便、调理脾胃、缓解腹胀腹痛、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津液亏损等功效与作用。 1. 润肠通便:麻子仁丸通过火麻仁的润肠作用及大黄的泻下功效,软化肠道内容物并促进排泄,适用于老年体虚便秘、产后血虚便秘或热病后肠道失润的人群。方中火麻仁富含油脂,可润滑肠道,配合杏仁宣肺气以助通便,形成增液行舟之效。
方剂名:麻子仁丸 方剂组成:麻仁500克、杏仁250克、大黄500克、枳实250克、厚朴250克、白芍250克,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次1-2丸,日服1飞次。 方剂方解:润肠通便:用于肠胃燥结之便秘或痔疮便秘。 方剂用法用量: 火麻仁(麻子仁)500克,芍药 250克,枳实250克,大黄500克,厚朴250克,杏仁250克。(以上为丸剂用量...
麻子仁丸是中医经典方剂,有着独特的功效与作用,主要包括润肠通便、清热行气、滋阴养血、调节胃肠功能、适用病症广泛等功效。麻子仁丸的使用需在中医大夫的辨证论治下进行。具体如下: 1、润肠通便:麻子仁丸最主要的功效就是润肠通便。方中麻子仁质润多脂,能滋润肠道,增加肠道津液,使大便软化,易于排出。对于因胃肠燥热...
麻子仁丸 【方剂名】麻子仁丸,出自《伤寒论》 【组成】子仁二升(20g),芍药半斤(9g),炙枳实半斤(9g),去皮大黄一斤(12g),炙厚朴一尺(9g),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10g)。 【用法】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现代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次9g,每日1~2次...
麻子仁丸出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是治疗“脾约证”的经典润下剂。所谓“脾约”,是指胃有燥热,脾津不足,导致肠道干燥,大便秘结。麻子仁丸具有润肠泻热、行气通便的功效,就像给干燥的肠道注入了一股清泉,让大便能够顺畅排出。 方剂组成与功效解析
按语:仲景尝谓:“小便数者,大便当硬。”脾约证是以大便秘结,小便频数为特征,虽未言其小便失禁,但小便异常与大便秘结之关系,由此可见端倪。据报道,遗尿儿童多有便秘史,用麻子仁丸治疗有良效。《伤寒论名医验案精选》 论:本条是产后大便难,后是肺气不降,水道失...
麻子仁丸适用于肠胃燥热,脾约便秘证。 麻子仁丸属于中医方剂,出自《伤寒论》,具有滋润肠道、清泻内热,推动气的运行以通便之功效。麻子仁丸主治肠胃燥热,脾虚津少,肠液枯燥以致大便艰涩难出;症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等。临床上用于治疗产后便秘、老人肠燥便秘、习惯性便秘等属胃肠燥热者。 方中麻子润肠通便,是为君药;...
麻子仁丸,中医方剂名。泻下剂,润下,具有润肠泻热,行气通便之功效。主治肠胃燥热,脾约便秘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苔微黄少津。本方临床常用于治疗虚人及老人肠燥便秘、习惯性便秘、产后便秘、痔疮术后便秘等胃肠燥热者。歌诀 麻子仁丸治脾约,枳朴大黄麻杏芍,胃燥津枯便难解 ,润肠泻热功效确。组成 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