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名,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 广布中国各产麻区。寄主于苎麻、木槿、桑等。成虫食叶柄、嫩梢,致麻株被害梢产生黄褐色斑点或被咬断。幼虫整个生育期蛀食麻株基部或地下茎,破坏输导组织,影响水分和养分运输,致受害处变黑或干枯。特征描述 成虫 体长11—17mm,触角与身体等长或略长。雄...
麻天牛是一种年发生一代的昆虫,通常在幼虫阶段在麻茬或植物秆中度过冬季。春季4、5月间,它们会化蛹,至6月进入成虫羽化高峰期。尽管成虫飞翔能力较弱,迁移扩散能力有限,但它们并无明显的趋光性。雌虫的繁殖行为是在麻秆上的咬伤口处产卵,新生的幼虫随后会进入秆内进行危害。麻天牛的主要寄主包括桑树...
麻天牛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收获麻后应迅速进行秋季耕作,特别是挖出并烧毁麻根,这能有效杀死幼虫,减少越冬虫害的数量,从而降低来年春季的虫口基数。其次,利用成虫的假死性进行捕捉也是防治策略之一。在成虫大量出现的清晨,组织人力进行人工捕杀,可以显著减少成虫的数量。对于田间的管理,收...
苎麻天牛 学名Paraglenea fortunei (Saunders) 属鞘翅目,天牛科。广布全国各产麻区。 寄主 苎麻、桑树、木槿等。 为害特点 成虫食叶柄、嫩梢,致麻株被害梢产生黄褐色斑点或被咬断。幼虫整个生育期蛀食麻株基部或地下茎,破坏输导组织,影响水分和养分运输,致受害处变黑或干枯。
毛须胡麻天牛,成虫出现於夏季,生活在低、中海拔山区。夜晚具有趋光性。简介 外观特征 体长约13mm。体色底色黑色,散生许多短毛,形成黑褐色、褐色和黄褐色交杂的斑纹。最大特征是触角具有成形的长纤毛,尤其末端形成密集的毛丛。雄虫雌虫外观差异小。生态习性 成虫出现於夏季,生活在低、中海拔山区。夜晚具有趋光性...
天牛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麻蔸内越冬。日平均温度在17℃以上成虫大量羽化。成虫白 天活动,早晨有露水时不大活动,有假死性,受惊扰即落地。成虫产卵前需取食苎麻幼嫩部 分补充营养。幼虫孵化后危害地下茎的髓部及木质部,边钻边食,形成一条孔道。(2)防治 ...
麻天牛是一种小型昆虫,其成虫的形态特征具有显著特点。成虫体长一般在10-15毫米之间,宽度则在3-5毫米范围,身体颜色呈现出黑色或浅灰至黑棕色。它们的体表覆盖着密集的黑白相间的绒毛,部分个体的毛发较稀疏。成虫的头顶有一条醒目的灰白色直线,触角自第二节起,每节基部呈浅灰色,雄虫的触角通常比...
您好 【麻天牛防治方法】:& #40;1& #41;收麻后及时进行秋耕,挖烧麻根,可有效杀死幼虫,压低越冬虫口基数。& #40;2& #41;利用成虫假死性,在成虫盛发期于清晨组织人力捕杀成虫。& #40;3& #41;也可在成虫发生盛期喷洒90%晶体敌百虫9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如...
大麻天牛 大麻重要害虫。学名Thyestilla gebleri (Falder-mann)。鞘翅目,天牛科。分布于日本、朝鲜、蒙古、苏联西伯利亚东部和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大麻产区。成虫食害大麻柔嫩的叶脉、叶柄和茎的表皮,幼虫食害茎秆表皮和木质部,输导组织被破坏,表皮肿胀成瘤状,易受风折。此外,还可为害苎麻、青麻和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