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脚茶,中药名。为野牡丹科植物中华野海棠Bredia sinensis(Diels) H.L.Li的全株或叶。分布于江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具有发表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入药部位 全株或叶。性味 味辛,性平。归经 归肺经。功效 发表。主治 感冒。相关配伍 治感冒:鸭脚茶6-15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用法用量 内服:...
鸭脚茶属(学名:Tashiroea Matsum. ex T.Itô & Matsum.)是野牡丹科下的一属。植物学史 1849年,Blume基于中国台湾和琉球群岛的一个物种——日本野海棠(Bredia hirsuta Blume)建立野海棠属(Bredia Blume)。1899年,Ito和Matsumura基于Tashiroea yaeyamensis和Tashiroea okinawensis建立了鸭脚茶属(Tashiro...
鸭脚茶 药材名称鸭脚茶 拼音Yā Jiǎo Chá 别名高脚落山箕、山落茄、雨伞子、九节兰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中华野海棠的全株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edia sinensis(Diels)H.L.Li[Tashiroea sinensis Diel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鸭脚茶的功效与作用通常是清热解毒和通络祛风。鸭脚茶具有清热解毒、通络祛风的功效,对于感冒、风湿性疾病...
八重山鸭脚茶(学名:Tashiroea yaeyamensis Matsum.)是野牡丹科、鸭脚茶属植物。形态特征 叶大型,可长达15厘米长,狭桥圆形,基部圆或渐狭。花序粗壮,总梗1-2厘米长;长花药0.7-0.8厘米长,药柄极不明显,具明显瘤状物及上钩的距,长短药几乎同形,短花药稍短,0.6-0.7厘米长。果四后形,0.4-...
毛柄鸭脚茶(Tashiroea oligotricha (Merr.) R. Zhou & Ying Liu)是野牡丹科、鸭脚茶属植物。形态特征 小灌木,下部常平卧,具匍匐茎,逐节生根,上升部分高10-20厘米。小枝钝四棱形,无毛。叶对生,有时同一节上的叶不等大,宽卵形或宽椭圆形,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圆,长5-9厘米,全缘或具细锯齿,...
冲绳鸭脚茶 冲绳鸭脚茶(学名:Tashiroea okinawensis Matsum.)是野牡丹科、鸭脚茶属植物。形态特征 叶具三基出脉,狭桥圆形,基部圆或渐狭,近全缘或锯歯缘;花总梗约1厘米长;长雄蕊花药约0.6-0.7厘米长,无柄,具明显瘤状物及距;短花药几乎同形,0.4-0.5厘米长。分布范围 分布于琉球群岛。
大瑶山鸭脚茶 大瑶山鸭脚茶(学名:Tashiroea dayaoshanensis Q. J. Zhou & Ying Liu)是野牡丹科鸭脚茶属植物。分布范围 广西壮族自治区
鸭脚茶是一种灌木,其高度通常在60-100厘米之间。茎部呈圆形,初期带有星状毛,随着生长逐渐变得无毛或仅有稀疏的柔毛。叶片采用对生的方式生长,叶柄长度在5-20毫米之间。叶片质地坚韧,形状多样,从披针形到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5厘米,尖端可为渐尖或钝形,基部呈楔形或极钝,边缘近全缘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