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 enteritis,简称DVE)俗称鸭瘟(Duck plague,DP),是由鸭病毒性肠炎病毒(简称DEV),又名鸭瘟病毒(简称DPV) 引起、发生在鸭类身上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鸭病毒性肠炎是常见于鸭、鹅、天鹅等雁行目禽类,是对世界范围水禽养殖业危害最严重的疫病之一。为中国二类动物疫病。预防...
鸭瘟病毒 鸭瘟病毒是Alphaherpesvirinae属的微生物,原产地为中国。形态特征 立体对称型,有囊膜,衣壳结构不清楚。病毒子呈球形,平均直径130纳米。主要价值 主要用途为研究,教学,检验,具体用途为研究。
而鸭瘟或禽霍乱在此日龄阶段很少发病,且临诊症状和剖检病变与雏鸭病毒性肝炎不一样,因此鉴别不困难。 2.4 防治措施 2.4.1 预防 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最重要的是保护3周龄内的雏鸭,让其具有足够的免疫抗体,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1)接种免疫母鸭。通过免疫产...
鸭瘟病毒又称鸭孢疹病毒Ⅰ型,可以在10-14日龄鸭胚中生长繁殖。传代后,鸭胚4-6d死亡。 病毒主要在肝、脑、脾中的病毒的含量最高。对热敏感,80℃5分钟病毒死亡,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对乙醚和氯仿敏感;在PH3和PH11时,病毒迅速被灭活;常用的化学消毒均能杀灭鸭瘟...
下面介绍几种鸭常见几种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方法。 一、鸭瘟临床症状流泪和眼睑水肿是鸭瘟特征性临诊症状。 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到43℃,翅膀下垂、伏地不起;下痢,排绿色或灰白色稀粪;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或外翻,并覆盖着绿色假膜,剥离后留有疡面。
鸭瘟病毒引起鸭瘟的病原体,又称鸭疱疹病毒Ⅰ型或鸭肠炎病毒。是疱疹病毒科、甲疱疹病毒亚科的成员。该病毒具有疱疹病毒的典型形态结构,复制快,在细胞培养物中4小时后就出现细胞结合性病毒。核内粒子的直径约为91纳米,核芯直径约48纳米,在有些核内还可见到直径为32纳米的致密的小粒子;在胞浆内可见有较大的带囊...
鸭瘟是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传染迅速,发病率和致死率很高。鸭群一旦感染鸭瘟,往往引起大批死亡,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沉郁、不喜活动;全身乏力软脚,多蹲伏,食欲和饮欲减退;腹泻,排白色或绿色稀便。死亡后鸭喙呈紫黑色。
面对鸭瘟,养鸭人需要及时给鸭舍和饮食用水区域还有运动场所消毒,记得不要到疫区放牧。二、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也是鸭群的急性病,但是主要针对的是雏鸭,死亡率高达90%,在鸭群得病之后,一般有一到四天的潜伏期,这种病和鸭瘟一样,发病迅速,传染快。鸭群精神萎靡、眼半闭、嗜睡,若是鸭群出现身体向...
鸭瘟是鸭、鹅和天鹅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血管破坏,组织出血,消化道黏膜破溃,淋巴器官损伤和实质器官变性。鸭瘟病毒在分类上属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本病毒对禽类和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没有凝集现象。不同年龄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成年鸭发病和死亡较为严重,1月龄以下的雏鸭发病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