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德清窑黑釉鸡头壶属东晋德清窑烧制,1966年12月出土于德清县德清窑址。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杭州博物馆。文物特征 北京故宫博物馆馆藏(一)此件东晋德清窑黑釉鸡头壶,高17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9.3厘米。壶洗口,细颈,圆腹,平底。肩部一侧雕塑一凸起的鸡头形流,相对一侧饰安一曲柄,柄连于肩、口之间...
1.复古与新潮 如今,鸡头壶因独特的设计在国风圈中异军突起,成为了备受追捧的“顶流”之选。不仅在茶桌上占据C位,还改良成小茶壶,备受现代人瞩目。泡茶时,它仿佛化身“茶宠”,抢镜十足。1.1.文化与创意 鸡头壶不仅作为一种茶具,且成功跨界进入文创领域。它摇身一变成为台灯、香薰炉等别致产品,其鸡头造型更...
越窑鸡头壶,古韵十足,东晋南朝之谜。 千与千寻的站台 2粉丝 · 325个视频 关注 接下来播放自动播放 01:06 李晟翻红后被扒出曾背刺琼瑶黑历史,主动客串于正的戏,琼瑶斥对方没原则 星知道STAR 3.1万次播放 · 31次点赞 01:03 72岁赵雅芝首次跑马拉松,与儿子现身威海健步如飞,黄圣依孟美岐也来了 星娱STAR干饭...
西晋|青釉鸡头壶 青釉鸡头壶,这一诞生于西晋时期的艺术瑰宝,其形制独特,工艺精湛,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它的高度约为 15.5 厘米,口径达 10.7 厘米,底径为 8 厘米,尺寸比例恰到好处,展现出一种和谐之美。此壶的圆口设计精巧别致,短直颈不仅简洁有力,更给人一种挺拔...
西晋青釉鸡头壶是西晋瓷器,高9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5.2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历史 青釉是我国瓷器最早的颜色釉,出现于南方。青釉瓷器一直是中国瓷器的主要产品,历经了东汉、六朝、唐、宋、元、明和清不绝。所谓“青釉”,颜色并不是纯粹的青,而是具有黄、绿、青等几种颜色,但多少总能泛出青...
鸡冠残缺,部分釉已脱落。鸡头壶始见于三国(吴)晚期浙江越窑,以壶嘴做成鸡头状而得名。一般是在小盘口壶的肩部一面贴鸡头,另一面贴鸡尾,头尾前后对称。西晋时的鸡头壶短小无颈,有的鸡头是纯粹的装饰,为实心,有的作为壶嘴,可通。此器在广西出土,反映了我国古代地域间制瓷业的相互交流。
到了西晋时期,鸡头壶的壶身矮胖,鸡头短小无颈,主要作为装饰。不过,西晋后期,鸡头开始与壶体相通,能出水啦! 东晋时期,鸡头壶的造型风格发生明显变化,鸡头由紧贴壶肩变为颈部立起,鸡嘴也从尖嘴变成圆孔形,可爱极了! 到了南北朝时期,鸡头壶整体变得更加清秀颀长,装饰也从简到繁,真是越来越有出息了!
(青釉鸡头壶,西晋,广东省博物馆藏)在西晋中晚期, 鸡首壶器形变得高大,鸡头中空,成为流, 作出水口,具有实用性。最显著的变化是,堆塑鸡尾演变为一端起于肩部,另一端与盘口成相接的把手。这个把手使得在倾倒腹中液体时更为方便, 只需一手执柄便可完成倾倒,倾斜角度也小,更为省力。德清窑褐釉鸡首...
鸡头壶最早出现在三国末年,并在魏晋南北朝至隋代期间广为流行。 起源与造型:鸡头壶,亦称鸡首壶、天鸡壶,是中国古代陶瓷史中的一种特色饮器。它的造型独特,一侧贴有鸡首,另一侧设有把手,壶体多为盘口、细颈、圆腹。 历史背景:鸡头壶的起源与当时人们对鸡的崇拜以及社会审美习俗有关。鸡在古代被视为吉祥之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