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学名:Acipenseriformes)是硬骨鱼纲、鲟形目鱼类统称。共27种,这类鱼是古老的软骨硬鳞鱼,身体细长,没有鳞片,长有五行骨板,分布于背部、侧面和腹部;吻呈扁平状,口位于腹面;鼻子略微上翘,呈三角形,鼻部有4根向下悬挂的触须。背上长满浅蓝色或墨绿色的斑块,腹部白色。鲟鱼分布于北半球的海洋和...
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是现存辐鳍鱼类中最为原始的一目,也是古老的软骨硬鳞亚纲Chondrostei在人类世的最后存续。顾名思义,软骨硬鳞亚纲的内骨骼仍然是软骨,但是鳞片不同于软骨鱼类的盾鳞,而是演化成了深埋于真皮中的菱形硬质骨板——即硬鳞。除了鲟形目以外,多鳍鱼目、雀鳝目和弓鳍鱼目也同样具有硬鳞。 一种...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保护动物-鲟形目-共计4种鲟科中华鲟 学名:Acipenser sinensis 形态特征:最大体长约4米,重可达600千克。体梭形,前部较粗向后渐细。吻尖长。口下位,横裂。吻腹面具2对触须体具5纵…
鲟形目( Acipenseriformes )系软质亚纲的唯一现存支系,在辐鳍鱼演化历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鲟形目的已知最早的化石物种见于二叠纪,在早侏罗世, 现 今业已绝灭的 软质鱼科( Chondrosteidae )的物种Gyrosteusmirabilis和Strongylosteus hinenburgi推测可以生长至 6~7 米, 与现生的巨型鲟鱼欧洲鳇 (Husohus...
早在2.95亿年前,鲟就开始了属于它们的征程,直到今天这些传奇的老翁依旧在江河中徘徊。但很多鲟已经成为了濒危物种,保护这些生灵已经是当今世界的重任,祈祷白鲟的悲剧不要再次发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蓝色为亚种 红色为近现代灭绝 鲟形目 Acipenseriformes ...
鲟形目条目作者高欣最后更新 2023-05-26 浏览74次硬骨鱼纲的一目。 拉丁文名称 Acipenseriformes 纲 硬骨鱼纲 所属学科 生物学地理分布 早期的脊椎动物类群之一。化石代表有分布在欧洲早侏罗世地层的软骨硬鳞鱼。在中国辽宁北票和河北丰宁等地的晚侏罗世有与软骨硬鳞鱼相近的北票鲟。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北,...
白鲟和中华鲟的区别,白鲟吻呈剑状突出,无骨板,尾鳍上叶具硬鳞,中华鲟吻不呈剑状突出,体被5行骨板。中华鲟与长江鲟区别:前者鳃耙稀疏(13-24)呈短柱状,幼鱼皮肤较光滑,长江鲟鳃耙排列紧密(20-36)呈三角形,幼鱼皮肤粗糙反馈 收藏
《鲟形目鱼类生物学与资源现状》是2007年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细华。本书讲述了鲟形目鱼类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种问关系及资源状况等知识。内容提要 全面了解27种鲟形目鱼类生物学、资源及其保护现状,在学术上是件有意义的事,在实践中能为我国鲟类物种保护对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而我国国内少有这方面的...
【#中华鲟进化的不平凡之路#】大多数鲟形目鱼类正在受到生存威胁甚至濒临灭绝。要想更好地保护中华鲟,就得研究明白它是怎么来的。目前,科学家成功获得了高质量的中华鲟染色体级基因组组装。这是迄今为止第一个全基因组测序的八倍体鲟鱼基因组。(出品: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L科普中国的微博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