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夏天,周总理来到南京视察工作,在与刘伯承等人交谈时,周总理特意请他们帮忙打听一个人:“请你们寻找一下鲍靖中的下落。”7年之后,周总理再次来到南京,特意前往鲍靖中家中探望,并叮嘱当地领导,要照顾鲍靖中的生活起居。鲍靖中是什么人?为何周总理对他如此关注?周恩来为黄埔鞠躬尽瘁 说起鲍靖中和周总理的交往...
鲍靖中的勇敢行为,救了后来的周总理一命。想想看,四一二事件里牺牲的大人物真不少,像李大钊、陈延年、赵世炎、汪寿华,随便哪一个没了,对我党来说都是个重创。鲍靖中因为挺身而出救了周恩来,他的职业发展道路受到了一定波折。本来在北伐战争那会儿,他就已经是个团长了,可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他的职位却只...
为帮助周恩来,鲍靖中支走了审讯的士兵,并向周恩来说明了自己的身份,还表示愿意助他脱困,让他不要担心。很快,鲍靖中便找来了一套军服,给周恩来换上,扮做该团的士兵,带着他离开了浦东。正是因为鲍靖中这一义举,才保住了后来的周总理,要知道,在四一二牺牲的名人不在少数,李大钊、陈延年、赵世炎、汪寿华...
鉴于鲍靖中挺身而出救助周恩来,其个人前程亦多少蒙上了阴影。自北伐战争时期便担任团长的他,步入抗日烽火之中,却依旧仅止步于副师长的职务。抗战中,鲍靖中表现平平。他参战不久后伤退军职。抗战胜利之际,他未曾再披上军装,而是选择隐居于南京的宁静之中。周总理对鲍靖中的救命之恩铭记在心。1950年,新中国成立...
这封信,是周恩来总理在1956年亲笔写给鲍靖中的感谢信。信中,周恩来深情回顾了两人之间的黄埔情缘,表达了对鲍靖中的感激与问候。而这封信,在鲍靖中最艰难的时刻,成为了他自救的关键。鲍靖中,广西大埔县人,一个以“中华崛起”为己任的爱国青年。他弃笔从戎,报考黄埔军校,与林彪、刘志丹等人成为同学,并受教于...
1950年夏日的南京,周恩来总理在视察工作时,向刘伯承等人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请求:寻找鲍靖中的下落。这位曾在国共内战期间于上海浦东营救过周恩来的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因战乱已失去联系多年。七年后,当周总理再次来到南京时,特意前往鲍靖中家中探望,并叮嘱当地领导要妥善照顾其生活。这看似平常的关怀之举,却蕴含着一...
鲍靖中在黄埔军校期间虽未正式加入共产党组织,但其思想倾向明显进步。受周恩来等共产党人的深刻影响,他与黄埔军校内的共产党成员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关系。这种思想上的亲近与互动,体现了其在当时特殊历史环境下的政治立场与价值取向。1925年,鲍靖中完成黄埔军校学业后,随即加入何应钦指挥的黄埔军校教导团,参与东征行动。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对鲍靖中的关怀 1950年,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的总理,肩负着繁重的政务,但他在南京视察时,特意提到鲍靖中的名字。对于这位在危急时刻救过自己的黄埔学生,他始终没有忘记。同年,他嘱托刘伯承协助寻找鲍靖中的下落。七年后,周恩来再次来到南京,终于找到了这位旧时的学生。周恩来亲自登门探望,与鲍靖中促膝...
鲍靖中,身为国民革命军的一名团长,出身黄埔四期。在那个动荡的上海,他的内心被信仰、情感与理智反复拉扯,煎熬难耐。当听闻浦东擒获一位“共党大人物”时,鲍靖中心里猛地一震。彼时,抓捕共产党人似乎是“政治正确”之举,也是许多人眼中邀功请赏的良机,可他万万没想到,被关押在审讯室里的,竟是他在黄埔军校时...
1950年夏天,周总理到南京去看看工作进展得咋样,他交代当时的南京市市长刘伯承,还有副市长张霖之,让他们去找找鲍靖中这个人。1956年,印尼的大总统苏加诺来我们中国访问,周总理亲自陪着他去了南京逛逛。这次,苏加诺终于能和鲍靖中见上面了,他还特地写了封信,向鲍靖中问好。到了1957年,周总理又来南京了,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