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琳琳不是第一次在疫情前线冲锋。2003年,非典来袭,当时的鲍琳琳还是协和医科大学的在读研究生,她主动申请加入当时的非典肺炎研制团队,与老师一同探索这一新的传染病。“我的老师是我的榜样。她始终站在一线,亲自感染动物、观察动物的表现,分析动物与人的疾病表现哪些地方一致,哪些地方不一致,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
鲍琳琳不是第一次在疫情前线冲锋。2003年,非典来袭,当时的鲍琳琳还是协和医科大学的在读研究生,她主动申请加入当时的非典肺炎研制团队,与老师一同探索这一新的传染病。“我的老师是我的榜样。她始终站在一线,亲自感染动物、观察动物的表现,分析动物与人的疾...
参编著作: 1、《我们身边的人兽共患病》,科学普及出版社,2016年4月,副主编 2、《实验动物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参编 3、《常见和新发传染病动物模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年,参编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21; 法国发展研究院-UMI233中国部/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广州510405;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2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21; ...
目的 应用季节性流感病毒H3N2鼠适应株建立小鼠模型,并阐述适应株致病力变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A/Aichi/2/68(H3N2)(WT)在小鼠体内多次适应获得鼠适应株(MA-7),MA-7经鼻感染BALB/c小鼠,根据临床症状、体重下降率、病毒复制和组织病理等关键指标判断小鼠模型构建成立,分析适应株致病力变化的分子机制.结果 小鼠感染...
鲍琳琳,女,蒙古族,研究员,准聘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共二十大代表,国家级重大科技领军人才项目入选者,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感染性疾病研究平台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课题组长,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动物实验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秘书长、AM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