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昭公(公元前561-前510年),名稠,谥“昭公”,鲁襄公之子,鲁国国君。公元前542年,鲁襄公死,季武子立公子稠,是为昭公。当时鲁国的执政之权掌握在季氏手中,昭公徒具君主之名。找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季武子四分公室,季氏掌握其二,叔氏、孟氏各取其一。同年,衣零昭公访问晋国,将外交礼仪遵守得毫无缺失,...
鲁昭公在位期间,季孙氏因扶持鲁昭公上位,自恃功劳甚大,对待国君的态度越来越肆无忌惮。鲁昭公对此...
鲁昭公的这种失落感,终其一生不断重演。晋国羞辱不断,齐国亦羞辱之。《史记》:齐景公使人赐昭公书,自谓“主君”。昭公耻之,怒而去乾侯。什么是“主君“呢?当时称呼诸侯国君,一般为”君”或“公侯”等,“主君”主要用于称呼大夫级别的贵族作为鲁国国君,得不到齐国的尊重,鲁昭公当然要“耻之“,只是鲁昭...
“己亥,公至于齐”,己亥日,鲁昭公逃亡到了齐国。“齐欲以千社封之,子家止昭公”,齐国时任国君为齐景公,拿出两万五千户人及土地来赏赐给鲁昭公。但是,子家劝阻了鲁昭公。子家又劝说鲁昭公,“齐景公不讲信用,不如早去晋国。”鲁昭公不从。鲁庄公犹有童心 “二十六年春,齐伐鲁,取郓而居昭公焉”...
结合文本内容从鲁昭公、齐景公和晏子三人中任选一人评价即可。 示例一:根据“吾少之时,人多爱我者,吾体不能亲;人多谏我者,吾志不能用;好则内无拂而外无辅,辅拂无一人,谄谀我者甚众。譬之犹秋蓬也孤其根而美枝叶秋风一至根且拔矣”分析,鲁昭公在逃亡到齐国之后,他能够详细分析自己失去国家的原因,反省...
鲁昭公庙原址在县城西北,今已无存。鲁昭公是春秋鲁国国君,我对史书中对鲁昭公记载印象最深的是这位国君与孔子关系非常密切,曾派遣孔子到东周请教周礼(这正是历史上有名的孔子问礼老子),甚至孔子夫人生育小孩时,鲁昭公送了一条鲤鱼,高兴的孔子就为孩子取名为“孔鲤”。后来鲁昭公因为斗鸡和权臣季平子闹翻...
鲁昭公,原名姬裯(史书上写作“稠”),出生于公元前560年,是鲁襄公的儿子,他的母亲是齐归。作为鲁国的第二十四任君主,他的历史地位不容忽视。公元前542年,他正式登上了王位,开始了他的统治时期。然而,鲁昭公的统治并不顺利。在前517年,他试图挑战强大的季孙氏,发起了一场战役,但结果却...
鲁昭公(前560年—前510年),名姬裯( 史记作“稠”), 鲁襄公之子,母齐归。 鲁国之二十四代君主。前542年即位,前517年,鲁昭公伐季孙氏,但大败,鲁昭公逃到 齐国,后辗转至晋,晋欲使昭公返鲁,鲁不纳,前510年,昭公死于晋地乾侯,终年51岁。
公元前541年正月,鲁昭公姬稠(chóu)正式即位了。在祭祀祖庙的时候,他又一次表现出了童趣的风格,觉得祭拜很好玩,拜起来就没个完,季武子等人示意服侍的寺人拉起他才坐回了自己的位子。祭拜完祖庙,就是太庙听政,昭公更是坐不住了,左看看、右看看,季武子、叔孙穆子等公卿大夫在谈论什么诸侯公卿要在郑国的虢城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