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6章 书封页共16章 封面 提要 鲁斋遗书卷一 鲁斋遗书卷二 鲁斋遗书卷三 鲁斋遗书卷四 鲁斋遗书卷五 鲁斋遗书卷六 鲁斋遗书卷七 鲁斋遗书卷八 鲁斋遗书卷九 鲁斋遗书卷十 鲁斋遗书卷十一 鲁斋贵书卷十二 鲁斋遗书卷十三 鲁斋遗书卷十四
《鲁斋遗书》八卷,《附录》二卷。元许衡(1209-1281)撰。衡号鲁斋,故以名集。许衡一生既是元代大儒,又一直高官在身,“道学君子”位居相位者,许衡为古今唯一的一人。此编是他一生著述的汇总,由其七世孙婿郝亚卿初辑,河内教谕宰廷俊继成,何塘为之序,嘉靖四年(1525)山阴萧鸣风校刊于...
许衡的主要著作有《大学直解》、《中庸直解》、《读易私言》、《小学大 义》、《大学要略》等,后辑为《鲁斋遗书》亦名《许文正公文集》,编入《四库 全书》并收入《四库全书珍本》。 《鲁斋遗书》是后人收集许衡著作而成书。按《四库全书提要》记载:该书初 山衡7世孙婿郝亚卿辑其遗文未竟,继而山河内教...
与郭守敬共同完成了《授时历》。许衡作为元代理学的重要代表,与吴澄并称为“南吴北许”,对程朱理学在元朝的传播和学术地位的确立起到了关键作用。他的著作如《大学直解》、《中庸直解》等,集成《鲁斋遗书》或《许文正公文集》,被收入《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珍本》中,成为后世研究的重要文献。
天下事常是两件相胜负,从古至今如此。大抵只是阴阳刚柔相胜。前人谓如两人角力相抵,彼胜则此负,此胜则彼负。但胜者不能止于其分,必过其分然后止;负者必极甚然后复。各不得其分,所以相报复,到今不已。若三代盛时,分别君子小人,各安其分,所以大治,后世不及也。鲁斋遗书卷一,下一篇...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集部·别集·鲁斋遗书.pdf,国学知识文库·集部·别集: 鲁鲁斋斋遗遗书书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 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历 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 《鲁斋遗书》 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
在《鲁斋遗书》中,许衡的教育理念清晰可见,尽管其理论看似浅显,却言辞简练、朴实易懂,直指核心。这部作品被视为程朱理学教育思想的延续与创新。它不仅将《小学》和《四书》奉为至高无上的教义,还将教学范围拓展至子史、算学、星历、名物、兵刑、食货、水利等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治生”知识和...
《鲁斋遗书》共8卷,《附录》2卷。元代许衡撰。许衡,号鲁斋,故以名集。许衡一生既是元代大儒,又一直高官在身,“道学君子”位居相位者。 此编是他一生著述的汇总,由其七世孙婿郝亚卿初辑,河内教谕宰廷俊继成,何塘为之做序,嘉靖四年山阴萧鸣风校刊于开封。萧鸣风作序,初名《鲁斋全书》,但因先生之书,尚...
关于《鲁斋遗书》的不同版本,明代正德年间曾出版过七卷本,具体时间是正德十三年(1518年)。随后的万历刊本则扩充为十一卷。清代时期,这部书被收录在《四库全书》中,而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怀庆刊本则呈现为十四卷的版本。这些版本的差异反映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书籍的编纂和流传过程中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