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石图》为八大山人朱耷晚期代表作。以简练的笔法,画怪石一块、鱼一尾,无背景。其中怪石取岌岌可危之势,鱼的眼珠点在眼眶的上方。笔意冷逸,构图大胆、新颖。《鱼石图》造型十分简练,笔墨浓淡处理却十分考究。画中的鱼儿翻着白眼,一副“白眼看他世上人”的冷漠表情,透露出一种藐视现实的孤傲狂气。看过...
或许这就是八大山人给予人超乎想象的境界和体会吧。《鱼石图》画中一块大石头似乎是悬浮在水中,这也正是水墨的意境,小鱼游戈于水中,你也可以想象成是飞鱼,飞翔在空中,或许正是变鲲之前的小鲲鱼,仔细看去,鱼眼还真是翻白,使劲瞪着观者,不免惊慌一下,好神气的鱼,还好不是食人鱼。鱼的嘴角似笑非笑,...
🎨 张大千《鱼石图》的诗意世界 🌊 这幅《鱼石图》是张大千晚年水墨写意花鸟画的杰作,描绘了院落池塘中,小鱼围绕青石畅游的宁静美景。🐟 画面静中有动,动中带静,雅致而不失亲和。几枝修竹,石上立一小鸟,水中几尾游鱼,整个画面极富诗意。📜 款式元代成廷圭《画鱼》中的诗句:“生平踪迹侣鱼虾,浦月山风满...
清 朱耷 鱼石图 水墨纸本 58.3x48.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的《鱼石图》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鱼石图》是完全不同的两幅作品。后者所描绘的是微观世界,前者则更趋向于宏观,或者说故宫博物院《鱼石图》刻画的是鱼,而纽约大都会艺术...
其实在欣赏朱耷作品的同时,就已经有了这样子一个讨论的结果。不少绘画者拿朱耷的《鱼石图》与齐白石他画的国画鱼相比,大家发现朱耷画得比齐白石还要丑,并且没有他作品的生动,但朱耷作品的艺术造诣却高出好几个层次,这是怎么回事呢?光说不练没有用,这一个问题得通过朱耷的作品来慢慢的讨论!我们先看齐白石...
清 八大山人(朱耷)《鱼石图》轴(画心)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 图片 #67964 - 清 八大山人(朱耷)《鱼石图》轴标题: 鱼和石头艺术家: 八大山人(朱耷)(中国,1626–1705 年)时期: 清朝(1644年–1911年)日期: 1699年文化: 中国材质: 立轴;纸本水墨尺寸: 图像:53
八大山人《鱼石图卷》局部5 二、超越混沌,优游金城 整卷作品讲述的是一个人在天地之间所处的两级抉择:向右,是云中金城;向左,是混沌山壑。向右,需要通过有可能丧命的怪石,方能腾飞云端直达金城。而向左,只需扑腾几下便可潜入混沌的山壑之中,成为一条普通的“鱼儿”。“人”在其中,总是很难抉择。
#清初四僧#【 清 朱耷 《鱼石图》 】纸本,水墨,58.3×48.6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为八大山人晚期代表作。以简练的笔法,画怪石一块、鱼一尾,无背景。其中怪石取岌岌可危之势,鱼的眼珠点在眼眶的上方。笔...
清朱耷(八大山人)鱼石图卷29.2x157.4,纸本,水墨,,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图绘河底景色,左侧绘河草、莲叶一大片,色彩如黛;二只鱼儿游弋其中,向相反方向游去;一块墨石成倾斜状立于河,同样汇聚了大量作品集大全。/
1684 年,他取了别号八大山人。八大终其一生都是明朝的忠实拥护者,他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抗议。他代表着义民,也就是没落王朝的残余子民,发出了凄美的声音。 这幅画是朱耷生命最后二十年创作的大胆而神秘的典型作品。看似无害的主题是花园池塘,周围是两块装饰石,但在朱耷的演绎下,却变得令人深感不安。如果不是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