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综合比较,张辽在白门楼宁死不降、劝降关羽、威震逍遥津等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暂时定张辽为魏国的第三个主角。蜀:刘备、诸葛亮、关羽 三国演义尊刘抑曹,因此蜀汉的主要人物都被重点照顾,故事极多,尤其刘备是主线人物,整个三国演义前半段基本上是按照刘备的轨迹来叙述的,再串联其他人物,因此刘备是当之...
三国明明是魏汉吴,为何一直用魏蜀吴这个说法?这就跟《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有关了,陈寿在编写刘备一方时,把刘备建立的“汉”改成了“蜀”,把他们的事迹记录成史书,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三国志蜀书篇》,很明显陈寿是把刘备建立的政权看成是地方性的割据政权,而不是一个像魏国一样的大国政权。陈寿为何要这...
二是合肥之战,合肥之战曹军将领是张辽、李典、乐进三人,三人互不隶属,遇事商量决定,手下兵力只有七千人,对手是孙权及手下的十万大军,张辽再一次发挥勇猛善战的本能,趁孙权十万大军没有集结完成之前,发动突然袭击。张辽只带了800人就敢冲击孙权十万大军的营寨,居然把孙权大军打得大败,连斩2员将领以及数十名士...
与此同时,东吴一心一意在维持三国的平衡,三国一定是两个弱小的政权联合起来对付那个强大的政权,也就是蜀吴联手对抗魏,这叫平衡,刘备在汉中之战打败了曹操,刘封孟达在上庸之战中取胜,如果再让关羽在襄樊之战中得胜,那蜀汉的国力就会发生逆转,实力会逐渐强过东吴。孙权开创东吴 这是孙权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
如果按照魏蜀吴各自占据的州的数量比较,三国国力对比为9:3:1。魏国占据的州数量最多,说它占据十分之八的天下也没什么疑问。其二,曹操占据的地盘属于富饶的中原地带,而刘备和孙权占据的地盘还未完全开发。一个国家的地盘分为有效面积和名义上的地盘。有效面积,指的是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土地,即拥有经济价值...
三国时期—魏蜀吴 魏国 1、魏国的建立:(220年,曹丕篡汉,建立曹魏政权,都城洛阳)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败黑暗。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动摇了东汉统治的基础,各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群雄割据。公元196年,曹操挟持汉献帝进入许昌,定都于许,今河南许昌东,从此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229年,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建立东吴,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至此天下三分,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形成。239年(曹魏景初三年),三十五岁的魏明帝曹睿去世,其亲生儿子全部夭折,养子齐王曹芳(曹操曾孙,曹彰之孙)即位,由大将军曹爽(曹操侄孙,曹真之子)和太傅司马懿共同辅政。249年(曹魏正始十年或...
魏蜀吴.mp3音频:00:00 白话 译文 蜀(刘备)、魏(曹丕)、吴(孙权)三家争夺汉朝的天下,史称三国时期。后被晋朝统一天下,产生西晋和东晋,亦称两晋王朝。 在南方,相继兴起的是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后代将他们统称南朝,其国都均设在金陵(今南京)。
始终未能扩张成功。263年,蜀汉被曹魏所灭,其实力更强强大了,而东吴的处境堪忧,被曹魏所灭也只是时间问题。东吴后期的皇帝,孙亮、孙休、孙皓多为暴君、昏君,在他们手下,东吴实力不断衰落,但因为有陆抗,曹魏未能灭掉它。274年,陆抗病逝。280年,东吴被晋所灭。至此,魏蜀吴三家归晋。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魏蜀吴各称霸一方,能够称霸一方肯定有不少能臣良将,今天让我们看一下《三国演义》中魏蜀吴的十大名将都有谁。曹魏 1.张辽 张辽是曹操帐下顶级战神,第一大名将,五子良将中最强一人,也是三国降将中最受重用之人,张辽跟随曹操后,先后大战张郃,斩蒋奇,大败袁尚、沮鹄,亲斩乌桓单于蹋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