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平荪,字泰,1910年出生于江苏兴化昭阳镇,当代著名中医、书画家、诗人。他于18岁考入上海国医院,1936年毕业,从此开始在兴化南门行医生涯,这一行便是五十五年。1949年,兴化解放,魏平孙出任兴化中西医学研究会副会长及卫协会副主任。1952年,响应政府号召,他带头组织联合诊所。1956年,魏平荪当选...
1956年,魏平孙被调到扬州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专门针对肝脾肿大和肝腹水的疾病进行治疗。他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如“祖国医学对血吸虫肝脾肿大的认识及中药治疗”、“使用商陆合剂利尿疗效的观察”,为肝胆疾病的研治作出了贡献。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小儿患哮喘的病例激增。魏平孙在《张氏医通》“冷哮丸”的...
魏平荪先生终身热爱学习,不倦于传授知识。他购买名家著作,每晚埋头于书海直至深夜,与徐霭青、吴鲁宾、姚彝伯、成仲黄等文人墨客切磋诗词歌赋,同时虚心向他们请教医学知识。他博采众长,对于疑难杂症有独到见解,能另辟蹊径寻找解决方法。在教学方面,魏平荪先生对学生关怀备至,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子女...
魏平荪对诊脉、察舌非常重视,老百姓都知道他“看舌断生死”,其实他只是用心观察。有一男患者高热数天未退,怀疑是伤寒。魏平荪仔细把脉、看舌后对家属说“病属湿温,伤寒不能排除,适见舌有浮苔,且喜病不至于过险,服药后如舌苔渐退,必有挽救”。患者服药后果然逐渐退热。魏平荪坚持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