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笔,中药材名。本品为鬼笔科植物细皱鬼笔的子实体。功能主治为:①《本草拾遗》:主恶疮、疽、匿、疥、痈、蚁瘘等,并日干,末,和油涂之。②《纲目》:研末,敷下疳疮。来源 本品为鬼笔科植物细皱鬼笔的子实体。功能主治 ①《本草拾遗》:主恶疮、疽、匿、疥、痈、蚁瘘等,并日干,末,和油涂之。②...
鬼笔含义解释 鬼笔[ guǐ bǐ ] ⒈ 生长在潮湿地方的一种真菌。菌盖带红色,表面有粘液,味臭,不可食。有的地方叫“狗尿苔” 英phallaceae; 什么是鬼笔引证解释 ⒈ 菌之一种。 引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五·土菌》﹝附录﹞引 陈藏器 曰:“鬼笔生粪秽处。头如笔,紫色。朝生暮死,名朝生暮落花。” ...
鬼笔子实体的生命周期短暂,朝生暮死,又名“朝生暮落花”。鬼笔虽隶属于蘑菇纲,其菌盖却不成伞状,它们造型独特,气味怪异,如同坠入人间的“外星菌”,让人不禁赞叹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01红鬼笔 夏秋季节的雨后,人们在竹林边散步的时候,常常能闻到一种难闻的气味,如果你蹲...
鬼笔 【出处】出自《本草观目拾遗》:朝生暮落花,生粪秽处,头如笔,紫色,朝生暮死。菌从地出者,皆主疮疥,牛粪上黑菌尤佳。更有烧作灰地,经秋雨生菌重台,名仙人帽,大主血。《纲目》:鬼笔,此亦鬼盖之类而无伞者,红紫松虚,如花之状,故得花名。
五棱散尾鬼笔,又称中华散尾鬼笔、棱柱散尾菌、五棱鬼笔,是一种腹菌型大型真菌,拉丁学名Lysurus mokusin(L. f.) Fr.,其形态像一支粉红色的笔,顶部有褐色腥臭黏液,常常吸引苍蝇等昆虫。最早发现于中国,于世界广泛分布,常生长于林地、草地、灌丛下等阴湿处。该物种有毒,不宜使用,但有潜在药用价值。 ...
红鬼笔,别名,深红鬼笔、长虫花、鸡屎菌。属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科鬼笔属。菌盖近钟形,具网纹格。形态特征 子实体中等或较大, 高10-20cm。菌盖近钟形,具网纹格,上面有灰黑色恶臭的粘液(孢体),浅红至橘红色,被粘液覆盖,顶端平,红色,并有孔口,盖高1.5-3cm ,宽1-1.5cm。菌柄海绵状,红色,长9-19...
鬼笔别名:朝生暮落花、狗溺台 性味:味苦,性寒。有毒。鬼笔的功效与作用及主治主治恶疮、疽、匿、疥、痈、蚁瘘等。 鬼笔药用部位为鬼笔科植物细皱鬼笔的子实体。 鬼笔相关中药 白鬼笔 Copyright©2022 www.xjlz365.com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五棱散尾鬼笔。武当山大型真菌:五棱散尾鬼笔,也叫棱柱散尾鬼笔或棱柱散尾菌,记载有毒,应避免采食。#五棱散尾鬼笔 #鬼笔 #野生菌 - 武当山猎菇人于20240504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51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