鬣羚骨是一种中药材,为牛科动物鬣羚的四肢骨。简介 名称 【拼音名】Liè Línɡ Gǔ 【英文名】 Bone of mane antelope 来源 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鬣羚的四肢骨。采收和储藏:四季猎捕,剥皮取骨骼,挂通风处晾干。原形态 鬣羚,体形中等,身长1.4-1.7m,尾长9-11cm,肩高1.1m,重可达120kg。耳宽大, ...
鬣羚骨 鬣羚骨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牛科动物鬣羚的骨胳。猎得后,剥皮,取骨胳,剔尽残肉,挂通风处凉干。 【原形态】 鬣羚,又名:驴羊(《广志》),山驴(《唐本草》),苏门羚、山羊、明鬃羊。身长1.4~1.7米,尾长9~11厘米,肩高约1.1米;体重90~150公斤。形似小驴。耳狭长而钝尖。吻端裸露。具眶下腺。...
鬣羚骨的功效是通络止痛、祛风除湿、强筋健骨,对于体内风湿较重引起的疼痛和关节肿胀等都有非常好的作用。鬣羚骨属于一种味辛,性温的中药,在服用药物之后可以归肝经和肾经,最好将药物煎成汤剂口服或者是泡酒都可以促进药效吸收。内热患者或者是怀孕期间人群需要禁止服用,以免影响到身体健康。
鬣羚骨的功效与作用 鬣羚骨的功效与作用是:强筋骨;祛风湿;通络止痛。 【功能主治】强筋骨;祛风湿;通络止痛。主腰膝酸痛;风湿痹痛;麻木不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西藏大学 农牧学院牧医系 , 西藏 林芝 860000) 平 摘骨等的解剖结构进行比较, 鬣羚 头骨结构肾凑, 形状狭长呈角锥形, 雌雄额骨上均有 角突从鬣羚头 骨的背侧面观察 , 鬣羚额 面显著的比藏羊长而窄, 外表面隆凸而光滑, 额 骨构成颅腔的顶壁前部和 部分鼻腔后部的顶壁 , 此与牛、 马和藏羚都不...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鬣羚骨 | 中藥圖典鬣羚骨Liè Línɡ Gǔ 別名 功效作用 強筋骨;祛風濕;通絡止痛。主腰膝酸痛;風濕痹痛;麻木不仁 英文名 Bone of mane antelope 始載於 《中國藥用動物志》 毒性 歸經 肝經、腎經 藥性 溫 藥味 辛、咸...
成语(Idiom):鬣羚骨(lì líng gǔ)发音(Pronunciation):lì líng gǔ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或动物的骨骼瘦小、体态羸弱。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鬣羚是一种体型瘦小、行动敏捷的草食性动物,它的骨骼结构比较纤细。成语“鬣羚骨”形容人或动物的骨骼瘦小、体态羸弱,多用来形容人体弱多病或动物体态消瘦...
鬣羚骨的功效与作用 鬣羚骨是中药材的一种,在我国古代的古医书就拥有 针对鬣羚骨的记述,鬣羚骨能医治许多的症状,并且作用也十分全方位,我们要灵活运用它。 牙龈英文名字特异Bone of mane antelope 牙龈来源于特异中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鬣羚的四肢骨。 牙龈原形状特异鬣羚,身材中等水平,体长1.4-1.7m,尾长9-11cm...
基源 为牛科鬣羚属动物鬣羚的四肢骨骼。 原动物 鬣羚Capricomis sumatraensis(Bechstein)又名苏门羚、山驴子、明鬃羊(《中国药用动物志》第1册)。 历史 鬣羚骨《四川中药志》首次收载,名“山驴骨”。根据赵肯堂对《纲目》有蹄类的考证意见,鬣羚的原名当为《纲目》中记载的野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