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资深业内人士指出,高频交易具有短时间内申报、撤单频率极高,日内申报、撤单笔数巨大的特征,尤其高频量化交易全程没有人工干预,对于交易所系统安全和市场秩序的潜在影响相较于普通程序化交易更加突出。从海外程序化交易监管经验看,普遍将高频交易作为监管重点,采取订单标识、加收费用、禁止过快指令等方式从严管理。...
其中,《管理规定》提出,加强高频交易监管;明确交易监测和风险防控要求;明确北向程序化交易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纳入报告管理,执行交易监控标准,其他管理事项参照适用本规定,具体办法由沪深证券交易所制定,另行公布。七大核心要点 《管理规定》紧紧围绕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坚持“趋利避害、突出公...
高频交易:是指一种高速度,高频次的交易方式,通过预设的计算机算法实现,具有低隔夜持仓,高报撤单频率,高换手率等特点。 高频量化交易:源于程序化交易和做市商机制,是指从那些人们无法利用的极为短暂的市场变化中寻求获利的计算机化交易。 透过极高速的超级计算机算法分析高频交易数据中的价格变化模式,实现高速度、高频...
金融学界仔细研究后发现,过去宣称的高频交易提高流动性的说法,其实并不完全准确。实际上美国市场交易成本下降,买卖价差缩小主要发生在1990年代的末期和2000年的中期,主要是交易所更新了硬件和软件设备带来的,这个时候高频交易还不流行。高频交易是2005年之后才开始发展,更多的证据显示,随着交易速度越来越快,高频交易...
此外,上海某头部量化私募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如果将年换手150倍到200倍作为股票高频量化交易策略的分隔线,目前量化业内对于高频交易占到所有股票量化交易的比重,可能还没有准确数据;但从监管的意图来看,差异化收费制度以及未来可能陆续出炉、优化的监管规则,最终一定会让高频交易总规模和占比收缩到一个...
不仅监管高层发声要加强对高频交易的监管、加强期现联动监管、坚决防止过度投机,且三大交易所也出台交易新规则,规范高频量化交易。近年来,A股市场程序化交易规模持续上升,逐步成为国内证券市场投资者重要交易方式之一,而量化私募也以高科技、高收益的标签,给很多投资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可近期,量化交易引发了很多投资...
提高高频交易收费标准 另外,《管理规定》还对高频交易提出了更严格的差异化监管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四方面:一是额外报告机制。高频交易过程中,系统安全性、稳定性至关重要。一旦发生故障,可能影响市场正常交易运行。因此,除一般报告要求外,《管理规定》还要求高频交易报告系统服务器所在地、系统测试报告、系统故障应急...
业内人士指出,《管理规定》是落实新《证券法》第45条规定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全面强化“五大监管”,特别是加强行为监管要求的具体体现,更是贯彻新“国九条”关于“出台程序化交易监管规定,加强对高频量化交易监管”要求的重要手段,是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迈出的重要一步,是加强行为监管的重要体现,...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出台程序化交易监管规定,加强对高频量化交易监管。程序化交易是指投资者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或者下达交易指令的行为,市场一般称之为量化交易。虽然量化交易有助于提高交易效率、提升市场活跃度,但相对中小投资者而言,采用量化交易...
高频量化交易策略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在短时间内快速进行多次买入和卖出的交易行为,甚至利用微秒为时间单位来制定策略。高频交易策略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订单拆分策略、做市交易策略、高频量化策略。1. 订单拆分策略:这种策略是用多种算法把大订单分割成若干个小订单。由于机构投资者单笔交易资金量较大,如果不进行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