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西湖春感》是宋末词人张炎的词作。此词借咏西湖抒发国破家亡的哀愁。上阕开头三句写景,以景衬托国破家亡的凄凉。“能几番游”二句抒发出朝不保夕的无限哀愁。下阕“当年燕子知何处”暗用刘禹锡《乌衣巷》句意,道出江山易主之恨。“见说新愁”以下,词人倾诉个人的满腔哀怨,再无心事追寻往日欢乐...
1. 高阳台:词牌名,源于唐代诗人高适的《高阳台·山寺登高》。 2. 张炎:字叔夏,号玉田,南宋末文学家、词人。 3. 古木迷鸦:古木,指古老的树木;迷鸦,指乌鸦在古木间迷失方向。 4. 虚堂起燕:虚堂,空荡荡的厅堂;起燕,燕子在厅堂上空飞舞。 5. 南圃东窗:南圃,南边的花园;东窗,东面的窗户。 6. 酸风...
高阳台 [ gāo yáng tái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gāo yáng tái ] 词牌名。取战国楚宋玉赋神女事以为名。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 义无反顾 众矢之的 同舟共济 墨守成规 天马行空 按部就班 春风化雨 粉墨登场 ...
王沂孙这首《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一首唱和词,是答和友人周密的《高阳台·寄越中诸友》。周密的原词为思乡怀归之作,词中流露了在外游子倦游之感。王沂孙这首词,从周密原词意境出发,先叙述了自己初春怀人的情形,在残雪轻寒的月夜,梦到了在水一方的诗友,眼前却只见满树的幽香与满地的横斜...
《高阳台》是一首创作于北宋的诗作,文学体裁是词,作者是王观。作品原文 红入桃腮,青回柳眼,韶华已破三分。人不归来,空教草怨王孙。平明几点催花雨,梦半阑、欹枕初闻。问东君,因甚将春,老了闲人。东郊十里香尘满,旋安排玉勒,整顿雕轮。趁取芳时,共寻岛上红云。朱衣引马黄金带,算到头、总是...
《高阳台·宫粉雕痕》是南宋著名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是首咏“落梅”的咏物词。上阕诸句皆喻梅落,既喻梅之美,又喻其品格之高洁。下阕用寿阳公主和邓夫人典故,意为梅已落尽。无物可助妆添色,只等来日梅子青青。作者借梅树形象的变迁,传达出岁月蹉跎,人事沧桑的悲愁和怅惘。全词虚实结合,今昔真幻交融一...
《高阳台·桥影流虹》是清代诗人朱彝尊的一首词。朱彝尊,字锡鬯(音畅),晚号小长芦钓鱼师,浙江秀水人。他是“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诗宗(南朱北王)。朱彝尊在这首词的题记里有一段叙述,讲述了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吴江叶元礼,少日过流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而慕之,竟至病死。
1.高阳台·送翠英 宋代:蒋捷 燕卷晴丝,蜂黏落絮,天教绾住闲愁。闲里清明,匆匆粉涩红羞。 灯摇缥晕茸窗冷,语未阑、娥影分收。好伤情,春也难留,人也难留。 芳尘满目悠悠。问萦云佩响,还绕谁楼。别酒才斟,从前心事都休。 飞莺纵有风吹转,奈旧家、苑已成秋。莫思量,杨柳湾西,且棹吟舟。 2.高阳...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①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②.东风渐绿西湖岸,雁已还、人未南归。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注】①周密的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