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燕歌行》背景介绍 《燕歌行》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篇长篇叙事诗。诗中描绘了晋朝灭亡后,南渡江南的百姓漂泊流离之苦、对旧世恢复的期待和对新生活的追求。 该诗大约写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2-742年),当时中国正处于唐朝的繁荣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良好,文化艺术也达到了一个高峰。《燕歌行》正是在这个...
高适的《燕歌行》是写边塞将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调写此题材他是第一个。历来注家未对序文史事详加考核,都以为是讽张守珪而作。作者有感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与奚族作战打了败仗却谎报军情,作诗加以讽刺。 自唐开元十八年至二十二年十二月,契丹多次侵犯唐边境。开元十五年,高适曾北上蓟门。开元二十年,信安王李...
创作背景 《燕歌行》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的,这是乐府诗的发展,如果再进一步,就到了杜甫《丽人行》、《兵车行》、“三吏”、“三别”等即事命篇的新乐府了。《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妇女...
高适《燕歌行》原文|译文|创作背景 '《燕歌行》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作者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唐诗吧。 唐代: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
《燕歌行》是唐代诗人高适的诗作。此诗概括一般的边塞战争,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全篇大致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唐代边塞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让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进一步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组织诗歌朗诵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反馈 收藏
-1-认知诗学框架下高适《燕歌行》的图形-背景理论解读史庆贺(湖南大学,湖南省长沙市,410000)摘要:认知语言学和文学作品研究的蓬勃发展和相互渗透促使了一门新的交叉学科的诞生—认知诗学。这一崭新视角着重从心理认知过程及其规律阐释文学作品结构、语言选择和文学效果之间的关系。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
78.高适《燕歌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2017-08-04 16:00:0120:2061.2万 所属专辑:蒙曼品最美唐诗 | 百家讲坛、诗词大会嘉宾蒙曼开讲唐诗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199喜点 下载手机APP 7天免费畅听10万本会员专辑 当前评论用户 1382523kcbd ...
(1)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十二章中曾子所说的“___,___”自勉。(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中说“___,___”。(3)高适的《燕歌行并序》中,揭露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