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大军的围堵之下,高迎祥带领着起义军灵活机动地在广袤土地上与敌周旋,多次击败了前来围剿的朝廷大军,并且在崇祯八年初,攻克了明朝皇帝的皇陵所在地凤阳,在那里高迎祥焚烧皇陵、处死高官,撕下了明朝官府身上所剩不多的遮羞布。这次惨痛的失败,让明朝官府和皇帝颜面尽失,崇祯皇帝只能哀哭不止地向祖宗的牌位...
高迎祥(1591年~1636年),字如岳,是明末农民起义的早期领袖之一,也是第一代被称为“闯王”的人物。他出生于陕西安塞(今陕西延安市安塞区),原以贩马为生,因其善于骑射和臂力过人而著称。在崇祯元年(1628年),高迎祥在安塞起义反明,起义军数量迅速膨胀,各支起义军人数加在一起多达百万。陕西当时灾荒严重...
高迎祥的本盘是他的精锐骑兵,出身马贩子的他极其重视骑兵部队的建设,征讨来的大量资源也让高迎祥拥有了一支多达数万人的重甲骑兵,论装备,他们比之关宁铁骑也不遑多让。 这是高迎祥最大的资本,也是高迎祥成为第一代闯王的原因。不过,闯王的名号也不是好拿的,它能云集天下起义军的同时,也会让它的主人成为官兵围剿的...
高迎祥,出生于1591年,是陕西安塞人,家庭普通,没有什么显赫家世,少年时代曾务农,也曾与人去偷盗塞北蒙古人的牲畜,后来被官差发现,索性做了官府的衙役,还曾为其族妹之子李自成找关系当过杂役。因为喜好结交朋友,名声逐渐为当地所流传,朋友介绍他为当地兵镇养马为生,等到了年龄稍大一些就与人去塞外贩马为...
所谓时势造英雄,尖锐的矛盾下,高迎祥率先揭竿于安塞,拉开了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也成为大明帝国实际意义上的“掘墓人”。高迎祥作战勇猛,又有谋略,远近归附者日益增加,势力颇振。崇祯三年(1630年)十一月,高迎祥联合王嘉胤部义军东渡黄河到山西境内发展。崇祯四年(1631年)六月,王嘉胤被明将曹文诏击杀,所部被...
高迎祥率领义军,与张献忠、李自成等部联手攻下凤阳,焚烧皇陵,震惊朝廷。然而,连年的征战已经让义军筋疲力尽,官兵的围剿日益严密,高迎祥也再无法支撑。面临孙传庭等官兵的围追堵截,高迎祥只能退回陕西,但这并没有改变他的命运。他的最后一搏是冒险进入子午谷,试图夺下陕西,但却被孙传庭等官兵在谷口击溃。...
一、高迎祥的崛起 起初,高迎祥的马贩生意还算红火,他凭借着过人的勇气和骑术,穿梭于大漠草原之间,贩卖着价格昂贵的骐骥战马。这份事业不仅让他赚得了一些家当,更锻炼出了他过人的胆识和谋略。可就在他事业渐入佳境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荒却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万历年间,由于小冰河时期的极端气候,加之明朝...
”在高迎祥的带领下,在安塞县揭杆而起。高迎祥作战勇猛,上阵时更是身着白袍头戴白巾,形象甚是醒目,每战必是身先士卒,所以颇得手下义军的拥戴。高迎祥后率起义军与当时声势更旺的王嘉胤部义军会和。在山西河曲与王自用等人共尊王嘉胤为王。崇祯四年六月,义军首领王嘉胤刚愎自用又任人唯亲,被前来投靠的妻弟张...
这时,孙传庭闻知流军中实力最为强劲的高迎祥欲取西安,不敢怠慢,亲自倾全部人马来拦截高迎祥。两军在黑水峪相遇。高迎祥将大营设在黑水峪南三里的仙游寺,亲督将士迎战官军。义军先将孙传庭的参将李遇春击败,无奈士卒疲惫,追击乏力,给官军以喘息之机。孙传庭及时整顿军马,再来决战。双方自七月十七日战至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