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跷,是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的形式,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群众喜爱。名录简介 高跷戏,是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它原先是表演者脚踩三至五尺高的木拐,走上街头,围着高桌边扭边唱。演唱时管弦乐队伴奏,其风格幽默风趣,引人...
今年37岁的耿生锦是高跷队中的老大哥,从小在父亲耿丰德的言传身教下,对高跷有很深的感情,他坚持参演每年的社火表演并对鲁沙尔高跷的传承十分重视,儿子耿永骏在他的影响下也加入了高跷队,三代人用心用情延续着高跷的魅力,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非遗文化的内涵。 “今年的社火表演是我们父子第二次搭...
高、悬、巧、奇是鲁沙尔高跷的特点,高跷平均高度达2.8米(脚踏板以下),最高的达到3.6米,2013年,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每年正月十二、十四、十五、十六,人们相聚在鲁沙尔镇街头一览社火这一中国古老风俗的魅力,赞叹高跷表演的神韵。跷身高、演员多、表演生动、变化丰富,这一系列特点正契合《...
高跷表演气势足。图为《龙舞》视频截图 伴随气势恢宏的音乐,演员脚踩3米多的高跷从霞光中迎面走来,镜头拉近,大家神情严肃,或是摆手扭动,或是变换队形……2月7日19时30分,以社火为灵感源泉的节目《龙舞》正式拉开2024年河南春晚的帷幕。 “我们的努力...
高跷,也叫高跷秧歌,是一种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汉族民间舞蹈,亦指表演高跷时使用的木棍。高跷因舞蹈时脚踩踏木跷而得名。高跷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人数不等,舞者多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人物,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撂场有舞队...
踩高跷,是汉族传统民俗活动之一。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我国北方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今人所用的高跷,多为木质,表演有双跷、单跷...
精彩好看 吉祥中国年 | 夜晚的高跷表演,精彩好看 吉祥中国年 | 夜晚的高跷表演,精彩好看 吉祥中国年 | 夜晚的高跷表演,精彩好看 吉祥中国年 | 夜晚的高跷表演,精彩好看 吉祥中国年 | 夜晚的高跷表演,精彩好看 吉祥中国年 | 夜晚的高跷表演,精彩好看 吉祥中国年 | 夜晚的高跷表演,精彩好看 ...
中新网河北新闻2月11日电 (王天译 杜昕雨)11日上午,河北省邯郸市冀南新区桥东村热闹非凡,高跷表演、扇子舞、太极拳……近百位表演者汇聚一堂,为新区人民带来一场丰富多彩的元宵节民俗汇演。图为高跷表演现场。 杜昕雨 摄 图为高跷演员跳板凳。 杜昕雨 摄 据邯郸冀南新区马头镇桥东村党支部书记张利军介绍,...
济南西关高跷队另一特点就是跷高,最低的30厘米,依次升高,最高的可达260厘米。济南西关高跷表演队伍有一字长蛇、走八字、双排对唱、交叉剪子、一条龙、叠八仙等队形。表演内容有武松打棒、石秀担柴上梁山、青蛇戏老渔翁、白蛇戏俊公子等,最后队员叠罗汉谢场。表演独具特色,充分展现了济南人的豪迈性格。动作花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