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全称禽类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引起的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情轻重不一,严重者可致败血症、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而致人死亡。我国2004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列入乙类...
3.2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按农业部《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和《国家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执行。 4 疫情处理 实行以紧急扑杀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4.1 发现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时,畜主应立即将病禽(场)隔离,并...
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须通报动物疫病,是我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的一类传染病,是我国《一、二、三类动物疫病名录》中的一类动物疫病,同时也是人畜共患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列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一种由H5、H7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发的疾病,其主要症状和病变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蓝紫色皮肤、肌肉酸痛和出血性病变等。 1.症状表现:患者初期常会出现高热、头痛、咳嗽、喉咙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蓝紫色皮肤,这是由于病毒引发的肺部病变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所致。同时,部分患者可能...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如H5N1、H7N7等引起的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H5N1型禽流感病毒在全球蔓延,不断引起人类发病,并且推测这一病毒可能通过基因重配或突变演变为能引起人类流感大流行的病毒,因此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但实行甲类...
近年国内外由H5N1血清型引起的禽流感称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巨大。禽流感被发现120多年来,人类并没有掌握特异性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仅能以消毒、隔离、捕杀禽畜的方法防止其蔓延。人类感染禽流感:迄今仅发现H5N1和H9N2及H7N7能直接感染人。 禽流感病毒要想在人间造成流感流行,至少必须具备三个...
高致病性微生物是指引起人类疾病和食物中毒的致病性微生物,常见的有:沙门氏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志贺氏菌、禽流感病毒、黄曲霉菌及病毒、口蹄疫病毒等。 微生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群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
解析 答案:A考点:《病原微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解析:动物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其中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考点:《病原微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
禽流感,全称鸟禽类流行性感冒,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可分为高、中、低/无致病性禽流感。至今发现能直接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有:H5N1、H7N1、H7N2、H7N3、H7N7、H9N2和H7N9亚型。其中,高致病性H5N1亚型和H7N9亚型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