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脚竞速也叫高脚马,运动员的双脚踩在绑了脚蹬的两根长竿上,脚蹬的高度距离地面30~35厘米,两根长竿像是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战马”。由于长竿的材质多是竹子,所以高脚竞速运动员也被叫作“竹马飞人”。比赛规则:不可串道不可触地 技术难点是“顺步跑”高脚竞速不仅是速度的比拼,更是技巧的较量。它和跑...
11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高脚竞速比赛在海南三亚举行。↑湖北队选手岑雪连在女子400米决赛中。最终,她获得二等奖。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海南队选手吴明芬在女子400米决赛中。最终,她获得一等奖。新华社记者 杜子璇 摄 ↑云南队选手马秀娟在女子400米决赛中。最终,她获得二等奖。新华社记...
高脚竞速比赛的规则非常简单。参赛运动员双手各持一杆,同时脚踩杆上的踏镫,在标准田径场上比拼速度。辽宁高脚竞速队教练张宏新介绍,参加这个项目的运动员大多是短跑和跳远等田径项目的高手,同时这个项目对运动员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平衡性也都有较高要求,观赏价值高。按照规则,高脚竞速运动员双脚踩在距离地面30...
人民网三亚11月26日电 (金洪花、马那甫、孟凡盛)11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高脚竞速项目在海南省三亚技师学院体育场举行。高脚竞速女子400米比赛。马那甫摄 高脚竞速又称“高脚马”,也叫“骑竹马”,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原本是土家族、苗族人在地面积水的雨季代步、...
丽江师专高脚竞速队队员在训练中。赵庆祖 摄 高脚竞速 又称“踩高跷”高脚竞速比赛所用的高脚杆 通常由轻质而坚韧的木材制成 高约1.5至2米 杆顶设有脚踏板 选手们需双手紧握高脚杆、脚踏踏板 以惊人的平衡和速度在赛道上疾驰 这项运动不仅考验选手的身体素质 更考验他们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十一届...
华声在线11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邓桂明 赖泳源)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进入倒计时阶段,湖南代表团各个项目运动员正在积极备战。近日,高脚竞速教练员张雪飞表示,运动员状态都不错,大家正在按照训练计划有序推进备战。(高脚竞速。华声在线资料图片)张雪飞是湘西州民族体育学校副校长,这次带领的运动员将...
高脚竞速,传统名称高脚马,又名“骑竹马”,土家语为“吉么列”,布依语称“马格”,壮族称“高脚马”,哈尼语称“赛蒙抬”。是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广东等省区的多个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早期是作为一种交通工具而产生的。 土家族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不管...
“扎高脚”“走高腿”等称呼 历史久远,流传甚广 2003年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高脚竞速首次被列为竞赛项目 这项传统民俗活动 由此正式走入体育场 成为各族群众 同台竞技、交往交流的新平台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高脚竞速比赛现场。(民...
当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高脚竞速男女混合4X100米接力决赛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11月28日,湖南队选手石凡君在比赛中。最终,他们获得二等奖。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11月28日,贵州队选手曹大美在比赛中。最终,他们获得二等奖。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11月28日,湖北队选手向雲鑫在比赛中。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