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曾对高秉涵进行口述历史访谈的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林敬智,在其所写的《口述历史人物--慈悲没有敌人》一文中,曾记录他与高秉涵在其父确认被谁杀死一事的交流:“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我在菏泽历史档案中查阅到,共产党在1949年之前游击战争期间,在菏泽杀人的名单中发现了高先生之父高金锡,特...
宴会上,乡亲们举杯共庆,与高秉涵畅谈家常,也纷纷表达对两岸和平统一的期盼。村里的乡亲对他说:“你能回来看看,我们这些老乡亲心里都感到特别高兴,祖国的强大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愿望,也希望你健康长寿,能亲眼见证两岸统一的那一天。”大家纷纷表示,两岸同根同源,早日实现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珍藏80...
在菏泽鲁西新区马岭岗镇通古文庙参访期间,高秉涵所佩戴的领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我的领带上印有孔子像,这种领带我定制了1000多条。”高秉涵说。“生在鲁国曹州城,流落台岛苦读经。天涯断肠逾甲子,犹恐不见九州同。”高秉涵曾经写下这样四句诗。“‘大一统’理念深植于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之中,‘大一统’是中国...
老人名叫高秉涵,于1935年出生在山东省菏泽县的一个小村庄内,他的出生并没有问题,但他的家庭却不一般。他的外祖父是清末最后一批出国留学的学生,还曾经跟随过孙中山先生。父亲是国民党员,在村子担任村办小学的校长。母亲是一名大家闺秀,也在学校教书。1948年,山东菏泽上演了一场场战斗,高秉涵所在的小村庄也...
高秉涵:真实的灵魂摆渡人,年近九十,仍坚持送台湾老兵“回家”一、逃亡与重生 高秉涵,1935年出生于山东菏泽牡丹区吕陵镇高孙庄村的书香门第和革命世家。 曾外祖父宋道坦是光绪年间武举人兼善中医,是曹州一带名绅。 外祖父宋绍唐为清末最后一批公费生留学生,在日本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参加反清革命,是资深的...
高秉涵一直在为退役老兵完成他们未竟的心愿:将骨灰送回故土。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借助返乡的契机,先后运回了百余名老兵的遗骨,让这些先烈可以与故土紧紧相连,安息于祖国的怀抱。对于高秉涵老人而言,这项任务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信仰和使命。这是高秉涵时隔4年再次回到大陆。30多年来,高秉涵用瘦弱的...
1987年,台湾当局宣布台湾居民可以回乡探亲,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高秉涵就来到了报名处,但由于名额有限,他总是将机会留给其他老兵。直到1991年,高秉涵终于获得了一次回乡探亲的机会。当他坐上飞机飞回大陆时,高秉涵深深地吸了一口家乡的空气,味道是甜的。在家人的陪伴下,高秉涵终于看到了做梦都想回到的村子,虽然...
在他们的资助下,高秉涵考取了, 台湾省一所学院法律系, 毕业后当上了一名法官。 十年法官生涯, 他秉公执法,刚正不阿, 可一件案子,成为他一生亏负。 1963年,一位驻守金门的士兵, 冒险跳进海里, 想游回厦门去看一眼自己的母亲, 他游了一夜,却被海水冲回了金门。 按照台湾当时的律法, 士兵被判...
可惜好光景没多久,高秉涵 13 岁的时候,他父亲在战争里没了。同一年,为让年纪还小的高秉涵能安全些,母亲忍着心痛把他送出了家乡。就这么着,年幼的高秉涵告别了故乡和亲人,参加了一支离开大陆的军队,开启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漂泊生涯。【离陆旅途,历经艰辛】这段漂泊不定的行程特别艰难,他不光遭遇了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