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惊厥是一种幼儿发热相关性非颅内感染疾病引起的惊厥,多发于6个月~3岁小儿,是一种幼儿常见急症[1]。高热惊厥病因较复杂,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小儿脑发育不成熟也可能引发高热惊厥。患儿常表现为肌群不自主收缩、口吐白沫、意识障碍等症状。高热惊厥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预后良好,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脑损伤、癫...
高热惊厥在临床上好发于婴幼儿,6 个月至 5 岁年龄段较为常见,往往发生于感染早期高热(大于 38.5℃)状态下,主要表现为突发全身或局部肌肉的阵挛及强直性抽动,伴发双眼斜视、直视、上翻,意识障碍等。 根据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可分为单纯性型及复杂型。
高热惊厥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遗传因素可能在该病发生中起关键作用,小儿脑发育不成熟与疫苗接种也可能引发高热惊厥。 1.遗传因素:高热惊厥患儿家人中有常常高热惊厥发作史,说明高热惊厥有明显的遗传因素,遗传是发生高热惊厥的一种倾向,高热是惊厥条件。 2.小儿脑发育不成熟:若脑发育不成熟,则神经细胞结构简单,使脑细胞...
高热惊厥是指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39℃时发生的惊厥,并排除颅内感染及其它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或局部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高热惊厥分为单纯性高热惊厥和复杂性高热惊厥两种。各年龄期(除新生儿期)小...
高热惊厥是指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39℃时发生的惊厥,并排除颅内感染及其它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或局部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高热惊厥分为单纯性高热惊厥和复杂性高热惊厥两种。各...
高热惊厥的正确处理方法是开窗通风、物理降温或药物治疗。1、开窗通风:一般如果有高热惊厥的情况出现,需要及时开窗通风,让空气流通,这样对降温也有一定的帮助。2、物理降温:可以用毛巾包裹冰块后敷额头,能够帮助降低温度,同时也可以用毛巾擦拭额头、手脚等各个部位。
高热惊厥是比较危险的,原因是发热的温度上升非常快引起,一般儿童多见,因为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全。这种情况,家长首先要给孩子平放到床上或地上,让孩子尽量能够平侧卧位,避免孩子的呕吐物吸入体内造成窒息,避免产生吸入性的肺炎。同时用纸巾擦去分泌物,必要可以把孩子的衣服全部解开,可以保证呼吸道的通畅,同时也有散...
高热惊厥是指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至 39℃以上时发生的惊厥。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或局部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高热惊厥多发生于 6 个月至 5 岁的儿童,其中以 6 个月至 3 岁的婴幼儿更为多见。
高热惊厥是什么意思 高热惊厥是指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至 39℃以上时发生的惊厥。 高热惊厥多发生在 6 个月至 5 岁的儿童中,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分析鉴别及抑制能力较差,较弱的刺激也能在大脑引起强烈的兴奋与扩散,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从而引起惊厥。高热惊厥的表现为突然...
高热惊厥指的是在小儿脑发育的某一特定时期,由发热诱发的惊厥发作。好发于6个月到3岁的小儿。临床特征是在发热的早期,体温骤然上升的阶段,发生惊厥,发作时的体温多在38.5~39℃以上。1、高热惊厥的典型表现:突然意识丧失,全身性痉挛或强直痉挛发作,患儿表现为牙关紧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