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温作业分级标准 高温作业是指工作人员在较高温度环境下进行工作。为了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高温作业通常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 一级高温作业:通常指的是环境温度超过33℃以上的露天作业或环境温度超过28℃以上的室内作业。这种级别的高温作业要求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2. 二级高温...
根据《高温作业场所管理规定》,高温作业分级标准主要包括四级,即轻度、中度、重度和特重度,下面将分别对这四个级别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轻度高温作业。轻度高温作业是指环境温度在30℃-33℃之间的作业场所。在这种环境下,人体感到热,但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对于轻度高温作业,应当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加强通风...
高温作业是指在环境温度超过一定标准(通常为35℃)的情况下,从事生产劳动活动的工作状态。高温作业环境通常具有高温、高湿、高辐射等特点,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二、高温作业分级标准。 1. 一级高温作业,环境温度在35℃-37℃之间,相对湿度在45%-60%之间,属于轻度高温作业。 2. 二级高温作业,环境温度在37℃-40℃...
(3)凡高温作业工作地点空气湿度大于75%时,空气湿度每增加10%,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相应降低一个档次,即采用高于工作地点温度2℃的时间限值。(4)各地区调整劳动期限应参考当地气候学的标准,即平均气温(5天为一候)低于10℃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介于两者之间为春秋。以上是小编介绍的高温作业分级...
行业标准-能源电力规划 当前最新 DL/T 669-2023 被代替标准 DL/T 669-1999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力行业工作场所高温作业分级的基本要求、分级依据、分级方法、分级结果和分级管理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电力行业中火力发电企业、供电企业、电力施工企业工作场所高温作业分级,其他电力企业参照执行。
高温作业分级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温作业环境热强度大小的分级和高温作业人员允许持续接触 热时间与休息时间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对高温作业实施职业安全卫生分级管理。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 限值适用于一般室内高温作业。 2 规范牲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高温作业分级标准: 一级:环境温度低于35℃,相对湿度不高于70%,工作强度适中,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6小时。 二级:环境温度在35℃-37℃之间,相对湿度不超过75%,工作强度较大,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 三级:环境温度在37℃-40℃之间,相对湿度不超过80%,工作强度大,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2小时。 四级...
工作场所高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 二、高温作业分级标准 三、高温作业分级依据及注意事项 高温作业分级依据 1、常年从事接触高温作业的工种,应以最热季节测量值为分级依据。 2、季节性或不定期接触高温作业的工种,应以季节内最热月测量值为分级依据。 3、从事室外作业的工种...
标准号 DL/T 669-1999 别名 DLT669-1999 DL669-1999 1999年 总页数 9页 发布单位 行业标准-电力 替代标准 DL/T 669-2023 当前最新 DL/T 669-2023 购买 正式版 其他标准 GBJ 22-1987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T 3608-2008 高处作业分级GB/T 4200-2008 高温作业分级 ...
资源简介/截图: 本文件代替 DL/T669-1999《室外高温作业分级》,与DL/T 669-199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 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本文件名称“室外高温作业分级”修改为“电力行业高温作业分级”:一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