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朗亭,曾用名高明镜。陕西延川人。1913年生。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由游击队转入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西北先锋队政治委员。1932年起任陕北游击队第二支队政治委员,第三支队支队长。1933年起任陕北游击队第一二九支队总指挥,陕甘宁边区选举委员会副主席兼民政厅三科科长。抗...
高朗亭,号月官,1774年出生于安徽安庆,清代戏曲演员,1827年制《重修安庆义园碑记》。人物评价 高朗亭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也是戏剧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人;他21岁时就被推举为班主,执掌三庆班近20年,培养出一批批著名演员,创作和移植改编了许多优秀剧目;三庆班历久不衰,享誉一个多世纪,直至京剧形成...
高朗亭(1912.—1994.7),陕西延川人,1932 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2 年 3 月至 10 月任延川县游击队政委,红军西北先锋队司令员兼政委。1932 年 10 月至 1935 年 11 月任陕北游击队第九支队队长,第一支队支队长,第二支队政委,第三支队支队长,第四支队政...
高朗亭在得知这一切后,感到极度愤慨。他知道,作为市长,他有责任维护党的形象,有义务保护群众的利益。他的内心挣扎着,一方面是对高岗这位党内高级干部的敬畏,另一方面则是对真理和正义的坚持。在一次市政府的会议上,高朗亭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他站起身,面对着与会的同僚们,慷慨陈词:“同志们,我们不能...
高朗亭,生于1912年,红11师前身——中国工农红军延川游击队的创建者之一,时间是1932年3月12日。当时只有20岁。呼荣碧,生于1942年11月, 1958年11月参军。1962年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荣立一等功,当时也只有20岁。高朗亭和呼荣碧,年龄相差30岁,参军时间相距26年。但同为革命老区——陕西延川人,又先后在同一...
高朗亭,原名高明镜,1913年生,陕西省延川县贾家坪乡石窑村人,192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时期,1932年3月13日,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延川游击队,任政治委员。1932年4月18日袭击延川县永坪镇成功,延川游击队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
高朗亭(1912——1994)陕西省延川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红军,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刘善忠遇害后,兼任红军西北先锋队司令员、政委。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地方政权实行民主选举,1937年5月,在延安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高朗亭高票当选首任延安市长,开始了他近乎三年的市长任期。那时,他还不满25...
1990年,高朗亭将军向人回忆往事,那些生动的细节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高老在谈话中展现出温和亲切的气质,明显是一位经历过战场洗礼的长者。这位将领绝非等闲之辈。1937年中共中央迁至延安时,他便被委任为首任延安市长。因其行事作风刚正不阿、无所畏惧的个性,在任期间留下了诸多广为流传的事迹。
咳咳,说正经的。高朗亭这个小伙子可真是个好样的!无论是在延安期间还是战火纷飞的前线,他都毫不退缩,勇毅前行。对于违纪乱象,他始终丝毫不妥协,敢与权贵抗争。这种铁骨铮铮的作风赢得了上级和群众的尊敬。1987年,高朗亭已是古稀之年,重返故里时,大家都为这位久别重逢的老乡而感动。听着他讲述往事,村民们又...
高朗亭故居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安宜镇牌楼社区北门外百岁坊7号,清代建筑。高朗亭(1774~?),名月宫,原籍江苏省宝应县,生于安庆,著名徽班演员,艺名月宫。著名的京剧奠基人,曾任“四大徽班”之一的“三庆班”班主和京师戏曲艺人行会组织“精忠庙”会首,为京剧的产生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文物特征 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