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廉(576年~647年),名俭,字士廉,渤海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出身渤海高氏。他是唐朝时期的重要大臣,北齐乐安王高励之子,唐太宗文德皇后的舅父,并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高士廉早年曾任隋朝治礼郎。大业九年(613年),他因受斛斯政叛逃高句丽事件的牵连,被贬官到岭南的朱鸢县任主簿。在岭南...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的矛盾到了不可调节的地步,高士廉与长孙无忌、侯君集等人日夜劝谏李世民,希望李世民先下手为强。在玄武门之变中,高士廉释放在押囚犯,发给他们武器,并与他们赶到芳林门配合李世民发动兵变。李世民登基后高士廉被任命为门下省侍中,封义兴郡公。可他后来扣下了黄...
【汇总】长孙皇后舅舅..高士廉茔兆记并侧额篆题【大唐尚书右仆射司徒申文献公茔兆记】。许敬宗撰文,赵模正书。碑左侧镌唐会昌四年(844年)五月六代孙元裕及少逸题记各一段。从此处可知,高士廉六代孙:高元裕、高少逸。
高士廉(576年~647年2月14日),原名高俭,字士廉,出生于渤海郡蓓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他是唐朝初年的著名宰相,北齐清河王高岳的孙子,隋朝洮州刺史高劢的儿子,唐太宗文德皇后的舅父。高士廉出身于渤海高氏,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器量和才华,涉猎经史,对母亲极为孝顺。最初,他在隋朝担任治礼郎,后因斛斯政的...
高士廉与丘和顺应时势,转投唐朝名将李孝恭。武德五年,两人正式向唐朝表达忠诚,高士廉因其卓越的才华和威望,被唐高祖李渊任命为雍州治中,成为李世民麾下得力干将。而李世民,深知高士廉不仅是他妻子的舅舅,更是一位难得的栋梁之材,对他寄予厚望,倍加礼遇。武德九载,即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间的...
高士廉,唐太宗时期尚书右仆射、申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祖高岳,父高励。妻:鲜于氏。兄:高士宁子:高履行、高至行、高纯行、高真行、高审行、高慎行。侄女:高氏(渤海郡夫人)。外甥:长孙无忌、长孙皇后。孙:高琁、高瑾、高嵘、高峤、高峻。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8-11-26 19:37 回复 無臻 倒转流...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六高士廉,出身北齐皇族宗室,祖父是北齐清河王高岳,父亲是隋朝洮州刺史高劢。妹妹高氏嫁与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赵国公孙无忌与长孙皇后。按照辈分,李世民要叫高士廉一声“舅舅”。正是因为高士廉的缘故,长孙皇后才得以嫁给李世民,成为皇后。但高士廉并没有一开始就加入李唐集团,反而投靠...
出身北齐皇族的高士廉自然身份贵重,加上他“少有器局,颇涉文史”,很被时人称道,“公卿藉甚”。值得一提的是,高士廉的妹妹嫁给了隋朝名将长孙晟,生下了一双儿女,深刻影响了唐朝初年的历史。这一女,便是嫁给唐太宗、成为千古后妃典范的长孙皇后;一男,便是唐朝开国功臣、在初唐历史搅弄风云的长孙无忌。
高士廉早年曾是隋朝时期的官员,后来因受牵连而被贬官。武德五年,高士廉归顺唐朝,从此开始了他在唐朝朝堂上的政治生涯。高士廉在官场上累居要职,待人处事皆体现了“德”之一字,是一个才高望重的社稷之臣。高士廉出身于官宦之家,他的妹妹就是嫁给了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当妻子,生了一儿一女,儿子就是长孙...
不久之后,高士廉去世。唐太宗作为一国之君,却哭的不能自己。他想去高士廉的府邸亲自告别,宰相房玄龄极力劝说,不让他去灵堂看望高上廉;李世民说到,他和高士廉已经不是简单的君上和臣子,还是很多年的朋友、亲戚,他必须得去见故人的最后一面。说完便破门而出,到高府后,长孙无忌正好在灵堂,听到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