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嘴坡:位于河南省南召县东南35km的太山庙乡前湾村东部。这里曾是解放军陈赓兵团歼灭国民党王凌云部一个团的一次较大战役(也称723高地战役),具有重要的红色历史纪念意义。高嘴坡属于八百里伏牛山南部与南阳盆地过渡的丘陵地带,方圆15里均是不超过高50米的丘陵沟壑,唯独一个似圆形的长约800米宽不过600米高200米的...
高嘴坡战役纪念地位于南召县太山庙乡刘村附近鸭河口水库旁。1994年秋,中共南召县委、县政府在高嘴坡立碑以示纪念。相关经过 1948年7月16日晨,困守南阳的国民党第十三绥靖区王凌云部,派整编第九师七十六旅一部,在方城、鲁南等县6个民团配合下,从南阳出发,到鲁南县抢劫了中原野战军存放在拐河的军用物资。正在叶县...
高嘴坡,作为八百里伏牛山南部与南阳盆地过渡地带的丘陵,其方圆15里内多是低矮丘陵与沟壑,唯有这片长约800米、宽不过600米、高200米的茂密松柏坡,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曾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高嘴坡(被二纵称为“723高地”)战斗遗址。如今,高嘴坡已成为一处红色历史纪念地。这里不仅保存着那段...
高嘴坡战斗于下午四时全面展开,解放军以三个团的兵力迅速展开攻势,至下午六时结束。此次战斗共消灭敌军2150人,其中包括击毙敌七十六旅参谋长关鹏程,生俘敌二二八团上校团长王英冠。同时缴获了两门美式山炮,三门迫击炮,88挺轻重机枪和871支长短枪。敌副旅长张桐森在战斗中受伤后装死躺下,独自逃回南阳。
高嘴坡战斗遗址位于南阳市南召县太山庙刘村。1948年夏,刘邓、陈粟大军和陈谢兵团挺近中原,解放了豫西广大地区,南阳城成了一个孤立的据点。7月16日晨,困守南阳的国民党第十三绥靖区王凌云部,派整编七十六旅和方城、鲁南等县的六个兵团,从南阳出发,到鲁南县抢劫了中原野战军存放在拐河的军用物资,后经柳河、广店返回。
1993年南召县县委、县政府,太山庙乡党委、乡政府在此立碑,正面刻有“高嘴坡战斗遗址”,背面记述了战斗经过。1948年7月16日,固守南阳的国民党整编七十六旅和方城、鲁山等县的六个民团队,抢劫了我中原野战军存放在鲁山县拐河的军用物资后,经柳河、广店返回,正在叶县、方城一带休整的刘邓大军第二纵队获悉此情,...
高嘴坡战斗烈士陵园位于河南省南召县城东南22公里太山庙乡鲁新村鲁新自然村南山坡之上。高嘴坡战斗烈士陵园地势较高,东西宽28米,南北长37米,总面积1036平方米。1948年7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陈赓兵团某部在高嘴坡截击由南阳冒险北犯之敌。经过一小时激战,全歼国民党王凌云部二二八团1500余人,其中毙敌580余名。这次...
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不断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以党建带队建,促进法院审判、执行各项工作提质增效,8月31日,南召县人民法院第一党支部全体同志到高嘴坡战斗遗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祭奠革命英烈、强化党史学习、接受红色教育、增强奋进动力。南召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张允杰、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李鹏和院...
构建五道火网的防御工事。为便利战车出行,更拆毁了数条大街的建筑,导致南阳民众生活困苦,日夜期盼解放。1948年5月,陈赓司令员指挥的解放军发起宛西、宛东战役,解放了南阳大部分县城。随着刘邓大军的不断胜利深入,南阳已成一座孤城,守敌王凌云部陷入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境地,只能靠偷袭掠夺维持。
第二纵队司令部下达了坚决彻底消灭被困在高嘴坡(723高地)敌军的命令。六旅第十七团负责在西抬头、九间房、黄道沟一线构筑工事,以狙击可能从南阳增援的敌人;第十六团则承担主攻任务,其他各团协同作战。十六团确定一营为突击营。18日下午4时,团长向茂森和政委胡永昌下达了总攻命令。首先,二八迫击炮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