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记忆丨清代诗人高凤翰 高凤翰(1683——1749),字西园,号南村,清代胶州南三里河村人,是扬州画派里唯一的北方人,其诗、书、画、印、砚的成就令后世仰慕。高凤翰自幼聪慧过人,青年起即诗友唱和,清雍正五年应“孝友端方科”考取一等,历任安徽歙县县丞、安庆兼修、休宁县代理县令...
短札长笺都去尽,老夫赝作亦无余。意思是说连他自己临摹的赝品都被要得一张不剩了左撇子全才大师高凤翰为世人留下了无数文化瑰宝在今天这个属于左撇子们的特殊日子里↓请用左手↓监制丨唐怡制片人丨毕磊文案丨隋博宇视觉丨朱灵萌技术丨汤沛审校丨朱冬梅统筹丨刘莹 武贺资料支持丨赵力诺特别鸣谢丨中国美术馆 中国文物...
整体来看,高凤翰的《野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动静结合,富有层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
高凤翰,字西园,号南村,山东胶县人,是画史上扬州八怪之一。家在齐鲁之间石章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高凤翰工书法,善篆刻,喜收藏,精鉴赏,曾收藏秦汉印章及明清名家制印至万余方,各制有谱录,又收藏砚石至千百方,并制有铭词,手书后大半自行刻凿,著有《砚史》等行世。人物简介 高凤翰,字西园,号南村...
康熙四十八年(1709),高凤翰二十七岁,秋天赴江西,在滕王阁得以拜见著名画家沈宗敬(恪庭)。相互探讨诗画,相互赠答。 康熙五十年(1711),他时年二十九岁考取了秀才。由济南东归,住在安丘好友张在辛家。张工书画、篆刻,收藏极丰富。高是张的忘年之交,高在张府得见许多金石书画珍品,受益匪浅。
高凤翰,又名翰,字西园,号南阜,胶州城南门外南三里河村人,清代早期诗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砚史研究、收藏与制砚名家。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二十九岁考中秀才后,此后的科举屡试不中。然而,命运并未蹇塞于此,这反倒使他有时间游历山川大海。高凤翰先后去过淄川、登州、莱阳、诸城、安丘、日照、济南、德州、崂...
高凤翰(1683~1749)清代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又名翰,字西园,号南村,又号南阜,晚号云阜,别号因地、因时、因病等40多个,晚署南阜左手等。汉族,山东胶县城南三里河村人。雍正初,以诸生荐得官,为歙县县丞,署绩溪知县,罢归。性豪迈不羁,精艺术,画山水花鸟俱工,工诗,尤嗜砚,藏砚千,皆自为铭词手镌之。
《高凤翰行书诗册镜心》是清代高凤翰创作的书法作品。介绍 作者简介:高凤翰(1683-1748)字西园,原名翰,号南村,别号因地、因时、因病等40多个,自称南阜老人, 山东胶州人。雍正11年官泰州巡盐分司。去职后流寓扬州,与画家如金农、郑板桥、高翔、李方膺、边寿民等相往还,画风相互影响,乾隆二年右臂痹废,...
“扬州八怪”高凤翰,55岁用左手作书法,竟写出意想不到的个性 清代隶书的成就极高,以至于产生了一个名词——清隶。扬州八怪的书法成就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这个群体的隶书成就也非同凡响,其中的高凤翰便擅长隶书。高凤翰(1683—1749),字西园,号南村、南阜,山东胶县人。因55岁时右手病废,改号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