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烈士高农斧在1938年抗战时期写给家人的信。高农斧出身地主家庭,自幼读私塾,后到义合完小读高小,1924年入省立绥德第四师范学校上学。当时学校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组建党团组织,高农斧受到启蒙,思想日趋进步,决心彻底与地主阶级决裂,同广大农民站在一起。1927年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年9月,高农斧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第十五军团七十八师政治部民运科长,因所谓“出身不好不可靠”,被降为文书,不久又被清除出部队,但他始终不肯离开部队。党中央和毛主席到达陕北后,纠正“左”的错误,高农斧恢复了民运科长职务。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高农斧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政训处(10月改称...
高农斧,原名高承训,小名随员,代名毛脑,出生在陕西绥德县中角乡深沟村的富裕地主家庭。1924年,他进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学习,积极投身革命活动,同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在村里建立了共青团支部。1927年革命低潮,农斧回到村里,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打压,他主动找党员高景兴寻求工作,但高景兴消...
以下是高农斧烈士的详细简介:高农斧,原名高承训,出生于1912年,于1944年为国捐躯。他的一生充满了英勇与奉献,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杰出将领。高农斧在军事生涯中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八路军115师344旅政治部民运科科长、344旅政治部主任,以及新四军4纵4旅和新四军4师10旅的政治部主任。同...
参考答案: 高农斧(1912~1944),原名高承训。八路军115师344旅政治部科科长,344旅政治部主任,新四军4纵4旅,新四军4师10旅政治部主任,兼苏北军区淮海分区政治部主任,淮海分区2支队政治委员。 [1] 复制 纠错举一反三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第6.1.1条规定,塔机安装拆卸、使用时,...
按道理,应该是团长王德荣去谈判,高农斧却说:“部队处于危急情况,如果团长遇到危险,部队的指挥就成了问题。”他解下了身上的武装带,连同手枪一起交给警卫员,只身冒险进入寨子中心的王家大院,与“联庄会”王会长谈判。高农斧怀着极大的诚意,耐心向对方解释了我军的性质、任务和东进的目的,同时也指出先遣队虽然带着...
高农斧家书的读后感 拿起这本也许并不太重的书,却觉得沉沉的。 了解过傅雷,为他的含冤自杀而感到同情,傅雷在学术上是一位学者,在家里是一位严厉、尽责的父亲。这些家书,有三层内容,第一层是傅雷作为一位普通父亲对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表达四年、关怀之情;第二层是傅雷与儿子如同益友,知己般倾心地交谈,讨论艺术...
高农斧烈士,原名高承训,是我家族中的英雄人物,他出生于地主家庭,却选择了革命的道路,背离家族利益,为我们树立了不朽的精神楷模。他的革命生涯充满了英勇与决心,从绥德县中角乡深沟村的农民,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在大革命中积极参加活动,加入共青团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面对大饥荒,他...
为革命牺牲一切——革命烈士高农斧的故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徐源 高农斧(1912年—1944年),原名高承训,陕西绥德义合深沟人。曾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政治部民运科科长,344旅政治部主任,新四军4师10旅政治部主任,兼苏北军区淮海分区政治部主任等。高农斧给母亲的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封红色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