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鳞鱼科(Osteolepidae)特征 骨鳞鱼的头骨和上下颌完全是硬骨质的,而且许多骨块的成分、位置和形状都与早期的两栖类相似。骨鳞鱼的牙齿是“迷齿型”的。也就是说,在显微镜下观察它的牙齿横切面时,可以发现釉质层褶皱得很厉害,形成的图案就像迷宫似的。有意思的是,早期的陆生两栖动物的牙齿也是这种迷齿型的...
1月7日,浙江舟山一位渔民,在近海捕鱼时,意外捕获一条半米长的大鱼,和平时捕捞到的鱼不太一样。渔船船长赶忙上前查看,只见这条鱼全身灰褐,没有常见的鱼鳞,背部还长有一圈圈如同 “骨鳞” 般的白斑,样子有些奇怪。凭借多年的经验,船长隐隐觉得这条鱼可能不简单,担心误捕到国家保护动物,连忙拨打了当地...
在英国的泥盆纪地层中,发现了一种名为骨鳞鱼的化石,这种鱼被认为是人类始祖之一。这个化石模型展示了骨鳞鱼的正负面形态,还包括一个幼鱼化石。这个模型揭示了骨鳞鱼向四足动物祖先进化的过程。这种骨鳞鱼以其沉重的骨鳞而闻名,这些骨鳞可能有助于其浮力问题。更有趣的是,它们的皮肤覆盖着一层称为cosmine的外层...
日本骨鳞鱼主要生活在深度为30至200公尺的海域,它们的栖息环境通常是礁区和近海沿岸的复杂生态中。这种鱼类具有独特的夜行性习性,白天通常选择隐藏在洞穴或礁石下方,以避开白天的活跃。然而,到了夜晚,它们会活跃起来,游弋在深水区域觅食。作为深水型金鳞鱼类的一员,日本骨鳞鱼的主要食物是底栖性的无...
命名者(Günther,1880)栖息深度310-640公尺中文名白线骨鳞鱼有毒鱼类否科中文名金鳞鱼科经济性是科号科名F282 Holocentridae食用鱼类是中国大陆名深海骨鰃最大体长36cm观赏鱼类是其他中文名金鳞甲、铁甲兵、澜公妾、铁线婆世界分布日本至东中国海 英文俗名 Deepwatersoldier 濒危状态 不在IUCN濒危名单中 形态特征 ...
日本骨鳞鱼(学名:Ostichthys japonicus),又名日本骨鳂;金鳞甲、铁甲兵、澜公妾、铁线婆。渔业利用及经济价值为稀有种,最大体长可达45公分。概况 为金鳞鱼科骨鳂属下的一个种。命名者:(Cuvier, 1829)日本名:恵比须鲷、夷鲷。日本地方名:(汉字名)具足鲷、赤鱼、景清、金平、金时、具足、具足鱼。英...
骨鳞鱼属于金鳞鱼科骨扩展资料日本骨鳞鱼(学名:Ostichthys japonicus),又名日本骨鳂;金鳞甲、铁甲兵、澜公妾、铁线婆。渔业利用及经济价值为稀有种,最大体长可达45公分。
“骨鳞鱼类”包括骨鳞鱼类、卡洛文达鱼类、三列鳍鱼类(又称真掌鳍鱼类)和根齿鱼类四个分支。早期的“骨鳞鱼类”在身体外部形态与内颅特征上均具有一定的特征组合(如副蝶骨细长,三叉神经深支通过颅间关节、侧联合齿板不具齿旋、鳃部具有七块骨片,中外肩胛骨为侧外肩胛骨覆盖等),与肺鱼形类之间存在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