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碎补,一种中药材,用根及根茎。 产于广西(灵川、武鸣、瑶山、十万大山)及云南东南部(西畴、蒙自、屏边、河口)。生于山谷的溪流旁岩石上或附生于树干上,海拔500一1400米。越南北部亦有之。形态特征 本品呈扁平长条状,多弯曲,有分枝,长5~15cm,宽1~1.5cm,厚0.2~0.5cm。表面密被深棕色至暗...
炮制骨碎补:去净泥砂杂质,洗净,稍浸泡,润透,切片,晒干。砂烫骨碎补:取砂子置锅内炒热,加入拣净的骨碎补,烫炒至鼓起,毛呈焦黄色,迅速取出,筛去砂,放凉后除去毛即成。 《雷公炮炙论》:"凡使骨碎补,采得后先用钢刀刮去上黄赤毛尽,便细切,用蜜拌令润,架柳甑蒸一日后出,暴干...
骨碎补概述 骨碎补,它是水龙骨科植物槲寄生蕨,株高达40厘米。根茎长而水平,鳞片宽披针形或披针形,叶遥远,叶柄深色,稻草色或褐色,叶五边形,羽毛分为四折;羽片对生或近对生,具短柄,斜展,椭圆形裂片,孢子囊群在小静脉顶部,囊群覆盖管状,先端截形,棕色,厚膜质。 性味归经: 味苦、性温。肝、...
中药骨碎补有活血、止血、续筋骨之功 用于跌打损伤或金疮、筋断骨折、瘀肿疼痛,常与自然铜、虎胫骨等同用,如骨碎补散。一般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多与桃仁、红花等同用。此外,用本品浸酒外擦,用于斑秃、白癜风,有一定疗效。 中药骨碎补的附方 防治链霉素毒性及过敏反应 ...
中国骨碎补,又名骨碎补,一种中药材,用根及根茎。 产于广西(灵川、武鸣、瑶山、十万大山)及云南东南部(西畴、蒙自、屏边、河口)。生于山谷的溪流旁岩石上或附生于树干上,海拔500一1400米。越南北部亦有之。形态特征 本品呈扁平长条状,多弯曲,有分枝,长5~15cm,宽1~1.5cm,厚0.2~0.5cm。表面...
骨碎补科 (学名:Davalliaceae)8属,通 常密被鳞片,叶远生,叶柄以关节着生于根状茎上,叶片通常为三角形,少为披针形的单叶,叶脉分离。叶为草质至坚革质。孢子囊羣为叶缘内生或叶背生,孢子囊柄细长,环带由12-16个加厚细胞粗成;孢子两面形,长圆肾形,透明,光滑或有小疣状突起。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及亚...
骨碎补的药方 ①治腰脚疼痛不止:骨碎补一两,桂心(肉桂)一两半,牛膝三分(去苗),槟榔二两,补骨脂三两(微炒),安息香二两(入核桃仁捣熟)。捣罗为末,炼蜜入安息香,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酒下二十丸。(《圣惠方》) ②治耳鸣,亦能止诸杂痛:骨碎补去毛细切后,用生蜜拌,蒸,从巳至亥,...
骨碎补提取物 (相当原药20g/kg )灌胃对实验性大鼠骨损伤愈合有促进作用。 2.骨碎补水煎剂7.5-50g/kg灌胃,对大鼠实验性关节炎具有刺激骨关节软骨细胞代偿性增生作用,并能部分改善由于力学应力线改变造成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从而降低骨关节病变率。 3.骨碎补双氢黄酮甙能增加体外培养大白鼠乳鼠心肌细胞的搏动频率,使...
骨碎补-药材骨碎补1 骨碎补-药材骨碎补2 骨碎补-药材骨碎补3 【来源】 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 Drynaria fortunei (Kunze) J. Sm. 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湖北、江西、四川。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再燎去茸毛(鳞片)。切厚片。本品气微,味淡、微涩。以色棕者为佳。生用或砂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