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宰丰骨匕刻辞是殷商时期文物。相传在安阳出土,经鉴定为商代时期的牛骨,呈匕首形,共镶嵌十四颗绿松石为装饰,用于记载卜辞。完整无损,同类文物中较为罕见。简介 形状为匕首形,镶嵌十四颗绿松石,相传也为安阳出土。殷商时期甲骨文,多为卜辞,记事者甚少,此骨匕记载了帝乙或辛帝时,宰丰受到商王赏赐之事...
我以为是圣水牛即已灭绝的兕的肋骨,3600年仍坚硬无比,这两枚骨匕现在戳死个人一点问题都沒有,商人的东西真他娘的耐用,再用一万年,还是这样锋利无比。丹顶鹤骨比人骨硬7倍,这也是贾湖骨笛7000-9000年不腐的原因。我近期收藏的两枚骨匕、一只骨笛、一枚砣杆都足以达到省级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标准。刘氏藏品是属于...
📜“宰丰”雕花骨柶,又称骨匕,是商晚期的一件珍贵文物。这件骨匕是用动物的肋骨精心制作而成,长27.3厘米,宽3.8厘米。🔍正面刻有两行共28个文字,反面则雕刻着兽面、蝉纹和虺龙纹,并镶嵌了14颗绿松石。📜这些文字与商代大多数甲骨文风格不同,笔画更粗,字体圆润,透露出浓厚的书法意蕴。📜刻辞记录了商...
宰丰骨匕的工艺品特征 “宰丰骨匕”是一支用动物肋骨制成的甲骨文献,其长度为27.3厘米,宽度为3.8厘米。骨匕正面刻有两行共28字的纪事文,反面则雕刻着兽面、蝉纹和虺龙纹,并镶嵌着14颗绿松石。它详细记载了商王赏赐宰丰等人的事迹,因此被称为“宰丰骨匕”。文献与书法价值 宰丰骨匕外表华丽完整,骨...
宰丰骨匕,属狩猎骨柶。于1899年左右出土。商代末年,商王到边塞巡游打猎,在麦山捕获了一只体形巨大的野牛,就把野牛的肋骨赏赐给跟随打猎的群臣,此次田猎被大臣宰丰记录下来,刻写在野牛的肋骨上,正面刻字,背面雕刻了精细的四层纹饰,这块野牛肋骨便是宰丰骨匕。文物鉴赏 宰丰骨匕,正面刻字,背面雕刻精细的四...
高颜值甲骨“宰丰骨匕”1.1.1.1.简介:甲骨文宰丰骨匕刻辞刻于商晚期,商王帝乙或帝辛六年的一块记事牛肋骨,记载帝辛将猎获的犀牛赏赐宰丰之事。长27.3厘米,宽3.8厘米,河南省安阳市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虽然被深埋地下,但保存依旧十分完整,呈匕首形,共镶嵌十四颗绿松石为装饰。一面雕刻兽面、...
新石器时代骨矛、骨匕 此展品为新石器时代文物。先民狩猎和切割的用具,均以牛骨制成,充分展现了新石器时代对于家畜驯化和饲养的生活原貌。现收藏于伊利草原乳文化博物馆。
▲临潭陈旗齐家文化墓地发现的骨匕 在甘肃武威市皇娘娘台齐家文化遗址,也曾出土一件骨质餐叉,为扁平形,三齿。众多餐叉都出土于西北地区,说明这里可能是餐叉起源的一个很重要的地区。在齐家文化的宗日遗址,还有更奇妙的发现,因为在那里,出土了骨质的刀叉、餐刀和餐勺,这让人们相当疑惑,这三样物件不是西餐...
#约会博物馆# #国潮东方美# 骨匕【商代】 长26.5厘米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 牛肋骨磨制而成。通体磨光,扁长条形,中部略弯,一端厚重,另一端有弧刃。此骨匕应是一种纺织工具,用于理丝、打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