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利干的意思 骨利干含义解释 骨利干 [ gǔ lì gàn ] ⒈ 古部族名。在瀚海(今贝加尔湖)北,有二俟斤治之。产良马和百合草。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遣使来献马,唐以其地为玄阙州。龙朔中(公元661-663年)改名余吾州,隶瀚海都督府。 什么是骨利干引证解释 ...
骨利干是指古部族名,出处《新唐书· 回鹘传上》。 骨利干的字义分解 骨 拼音 gǔ,gū 部首 骨总笔画 9 骨[ gǔ ]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 如 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①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②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骨利干国,骨利干即敕勒部落之一,居安加拉河至贝加尔湖以南,分三姓。简介 据记载,其地夏天几乎没有日落,出好马,先是东突厥臣下,后服薛延陀,曾向唐太宗贡马。唐先于其地设置玄阙州,662年尹余吾州。694年再贡马一次。后融入回纥汗国。唐以其地为玄阙州。龙朔中(公元661-663年)改名余吾州,隶瀚海都督...
骨利干 成语(Idiom):骨利干发音(Pronunciation):gǔ lì gān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人勤劳、勇敢,有骨气。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骨利干由“骨”、“利”、“干”组成。骨,指人的骨头,比喻人的本质、品质。利,指利益、好处。干,指做事、努力。整个成语表示一个人不怕吃苦、勇往直前,有骨气的精神...
骨利干[ gǔ lì gàn ] ⒈ 古部族名。在瀚海(今贝加尔湖)北,有二俟斤治之。产良马和百合草。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遣使来献马,唐以其地为玄阙州。龙朔中(公元661-663年)改名余吾州,隶瀚海都督府。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引证解释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
骨利干,一个古代部族的名字,主要活跃在贝加尔湖以北的广阔土地上。这个部族属于铁勒部落,因其出产优良马匹而闻名。骨利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薛延陀时期,后来归属唐朝,曾向唐朝贡献马匹。唐太宗在其地设置玄阙州进行管理。在唐代文献中,骨利干人的形象时有出现。《酉阳杂俎·忠志》记载:“骨利幹國 獻馬百匹,十匹尤駿...
历史知识> 骨利干(斡) 古铁勒部落名。地在回纥北,近瀚海(今贝加尔湖)。先后臣于东突厥、薛延陀。薛延陀败亡,遣使朝唐,献良马。贞观二十一年(647),唐遣云麾将军康苏蜜使其国,以其地为玄阙州。龙朔元年(661)与同罗等俱反。次年唐将郑仁泰、薛仁贵定其部,更名为余吾州,隶瀚海都督府。后突厥兴,复受其...
历史民族史> 骨利干 铁勒诸部之一。唐时游牧于瀚海(今贝加尔湖)之北,南接回纥。地近北极,昼长夜短。产名马、良驼,地多百合草,人以为食。先后附属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唐贞观二十年(646),薛延陀汗国亡。遣使朝唐,献骏马,太宗取其异者号“十骥”。唐遣云麾将军康苏蜜使其部抚慰。次年,以其地置玄阙州。
骨利干 gǔ lì gān 词语gǔ lì gān 注音ㄍㄨˇ ㄌ一ˋ ㄍㄢ 引证解释 古部族名。在 瀚海 (今 贝加尔湖 )北,有二俟斤治之。产良马和百合草。 贞观 二十一年(公元647年)遣使来献马, 唐 以其地为 玄阙州 。 龙朔 中(公元661-663年)改名 余吾州 ,隶 瀚海都督府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