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中国现代著名作家。1949年从大陆到台湾,70年代移居美国西雅图,80岁时怀着深深的遗憾重返台湾。梁先生晚年,失去了政治上的优势,自有一种退出历史舞台的痛苦:“叶落归根”的文化传统与“有家不得归”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使梁先生乡思素怀。《骆驼》就是借骆驼的形象说人生感慨、思乡愁绪的抒情之作。文章以“...
尤其是在如今这个世界,大家所喜欢豢养的乃是善伺人意的哈巴狗,像骆驼这样的“任重道远”的家伙,恐怕只好由它一声不响地从这世界舞台上退下去罢【注释】梁实秋1949年从大陆到台湾,七十年代移居美国西雅图,八十岁时怀着深深的遗憾重返台湾。7.作者为什么认为那两只骆驼值得看?(4分)8.你认为公园里的骆驼为什么落得如...
《骆驼》梁实秋阅读答案 《骆驼》梁实秋阅读答案 台北没有什么好去处。我从前常喜欢到动物园走动走动,其中两个地方对我有诱惑。一个是一家茶馆,有高屋建之势,凭窗远,一片釉绿的田畴,小川蜿蜒其间,颇可使人目旷神怡。另一值得看的便是那一双骆驼了。 有人喜欢看猴子,看那些乖巧伶俐的动物,略具人形,而生活...
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梁实秋《骆驼》原文阅读。欢迎阅读! 骆驼 梁实秋 台北没有什么好去处。我以前常到动物园走动走动,其中两个地方对我有诱惑。一个是一家茶馆,有高屋建瓴之势,凭窗远盼,一片油绿的田畴,小川蜿蜒其间,颇可使人目旷神怡。另一值得看的便是那两只骆驼了。 有人喜欢看猴子,看那乖巧伶俐的...
梁实秋借此表达了对骆驼命运的深深同情,也反映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骆驼的命运,就像是人生的一个缩影。它在困境中挣扎,却从不放弃希望,这不禁让人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坚持的人们。梁实秋通过骆驼的形象,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那就是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坚韧不拔,勇往直前。这份坚韧和执着,正是...
骆驼梁实秋,原名骆益民,生于1903年,祖籍湖南岳阳,出生于上海。他曾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1926年,他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在美国期间,他接触到了西方现代文学,尤其是美国文学,深受其影响。1929年,他回国后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梁实秋《骆驼》阅读答案相关范文 梁实秋《骆驼》阅读答案 其他|其他|1400字 梁实秋台北没有什么好去处。我从前常喜欢到动物园走动走动,其中两个地方对我有诱惑。一个是一家茶馆,有高屋建( )之势,凭窗远眺,一片油绿的田( ),小川蜿蜒其…… 查看全文 梁实秋《骆驼》阅读答案 其他|其他|150字 (1)瓴 畴 ...
梁实秋先生笔下的骆驼可真是有意思。 刚读的时候,就感觉像跟着梁先生的眼睛在看一场骆驼的“表演”。你看那骆驼,长得那模样就透着一股憨劲儿。大大的驼峰,慢悠悠的步伐,好像天底下没什么事儿能让它着急的。梁先生把骆驼描写得特别细致,我都能想象到骆驼身上那粗糙的毛,在阳光下一抖一抖的样子。 这骆驼啊,...
《骆驼》 骆驼,这个梁实秋笔下的独特生物,总是能勾起我无数的遐想。 我常常把骆驼想象成一个穿越时空的行者。它那高大的身躯,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就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骆驼的每一道皱纹里似乎都写满了故事。它那缓慢的步伐,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传奇。我看到骆驼,就像是看到了一本活着的历史书,只是这本书的内容...
1. 作者在写骆驼之前写猴子、狮子、老虎,是为了通过对比来衬托骆驼的境遇,突出它们在动物园中的不同命运。2. 作者回忆儿时看到骆驼的目的是为了与动物园里的骆驼形成对比,揭示骆驼作为“沙漠之舟”的真实面貌,以及它们被人类遗忘的悲惨命运。3. “任重道远”意味着负担沉重,路途遥远。这个成语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