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下落不明。 资治通鉴 说他与李同时被杀, 朝野佥载 说是投江而死, 新唐书 本传说他“亡命不知所之”,而孟綮 本事诗 则说:“当敬业之败,与宾王俱逃,捕之不获。将帅虑失大魁,得不测罪。时死者数万人,因求戮类二人者,函首以献。后虽知不死,不敢捕送。故敬业得为衡山僧,...
闲居齐鲁的这段时间是骆宾王创作经历最旺盛的一段时间,这期间所写的诗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描写水光山色的秀美、临泉生活的悠游闲适,好比《冬日宴》、《夏日游德州赠高四》等都是在这个时候写的;另一方面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和壮志难酬的感慨,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浮槎》诗和序。 骆宾王第二次被罢免官职后,...
骈文发展至唐初,虽已有一定的格式规范,但骆宾王的这篇作品在遵循骈文常用的字句两两相对、对仗工整等特点的基础上,突破了以往骈文可能存在的华而不实、空洞无物的局限,用典贴切自然,将深刻的思想、强烈的情感融入严谨的文字结构之中,使文章既有华丽的辞藻、整齐的句式,又具备充实的内容和真挚的情感,读来朗朗...
骆宾王,字观光,又称骆临海,婺州义乌人,唐代官员、文学家、诗人。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以文词齐名海内,史称“初唐四杰”。其文学作品现存各体诗数10首、赋3篇、文30余篇。01、自幼聪慧,少有才名 骆宾王出生在义乌的一个小村子,父亲是才子,他从《周易·观·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中给...
其中徐绩的孙子徐敬业就是其中的以为,他为了加大自己的影响力,希望声望很高的骆宾王能帮自己写一篇讨伐文书。对官场失望的骆宾王,悲从心来,提笔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代徐敬业讨武檄文》。此文一出,影响甚大,徐敬业不费力气就集合了十万大军,然而面对三十万大军的攻势,他们失败了。兵败的那晚,骆宾王和徐敬业等人...
这件事使骆宾王发现自己找的不是个明事理的主儿,于是一怒之下去了西域的战场。在战场上,骆宾王充分发挥了他的写作才能,他写的宣战书壮志豪情,不仅从心理上摧毁了对方的士气,也激发了己方的斗志,对于战斗的胜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战场凯旋归来,骆宾王也有了做官的资本,他终于做到了侍御史的位置,这个官职...
当骆宾王这个骆家第三代长孙降临人世时,显然为这个和睦欢乐的家庭增添了一分喜气。祖、父两人忙不迭地翻阅古籍,要给孩子取一个好名字。骆宾王的父辈也都有着全天下父母共同的期待,望子成龙。《易经》观卦里有一句“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意当一个人能够观察到并欣赏到一个国家的光辉成就和美好前景时,他...
骆宾王(619—约687),字观光,唐朝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幼年即资质颖悟,聪慧过人。7岁时即景赋《咏鹅》诗,一时传遍乡闾,誉为神童。晚年参加徐敬业扬州起事,并写下了著名的《讨武氏檄文》。 骆宾王作为“初唐四杰”之一,对荡涤六朝文学颓波,革新初唐浮靡诗风...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可以说,只要读过书的人,没有不知道骆宾王的《咏鹅》的。据说,骆宾王写《咏鹅》这首诗那天,正好是他七岁的生日,真是个天才诗人。传说,当天家里来了很多客人,也给骆宾王带来了很多好吃的。骆宾王看见好吃的就嘴馋,心里想着怎么才能尽快让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