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满清的发家老家,东北的驻防八旗兵特别讲究排场。整个东三省分布了44个驻防点,兵力总共35361人,其中大头全在盛京(也就是沈阳)。盛京的兵力占了东北驻防的一半以上,领催、马甲、步军什么的加起来不下6000人。东北其他地方,比如开原、铁岭、抚顺、辽阳这些城镇,驻防兵力一般是几百人到上千人不等。吉林和黑龙...
凡八旗驻防,分为以下几大类:一、畿辅八旗驻防 京师周边的八旗部队称为畿辅,驻防地点有25处,总兵力合计8758人,具体为:直隶小九处驻防、宝坻、采育、固安、东安、雄县、霸州、良乡,领催、马甲各50人;保定,领催、马甲五百人,养育兵11人;密云副都统所属:前锋220人,领催、马甲900人,鸟枪马甲480人、步甲100...
热河都统所属:前锋300人,领催、马甲1260人,鸟枪领催、马甲500人,炮甲40人,养育兵100人。 二、东三省各城八旗驻防 东三省驻防点有44个,总兵力合计35361人,具体分布如下: 盛京将军所属:前锋200人,领催、马甲5080人,守门兵8人,守库兵20人、守御花园兵10人,守黄寺兵8人,步军1188人,夜捕手28人,养育兵362人; 盛...
八旗兵驻防分布地,大体形成三条驻防线:第一条是由德州经开封至西安和杭州的黄河、运河驻防线;第二条是下游江宁向中游荆州再至上游成都的长江防线;第三条是由杭州经福州至广州的东南沿海驻防线。这三条驻防线基本涵盖了全国主要中心地区和战略、海防要地,构成了纵横交错、遍布全国的八旗兵驻防。清朝初期八旗兵是...
清朝时期,八旗军队的驻防分布广泛,涵盖了多个重要城市和边防地区。以下是一些主要地区的八旗兵力情况: 江宁:满蒙兵力4000人,无汉军 杭州:满蒙八旗,少量汉军,共4000人 福州:汉军兵力1000人,无满蒙军 广州:汉八旗,上三旗汉军1125名,下五旗汉军1875人,共3000人 荆州:满蒙兵力4000人,无汉军 ...
清代的八旗在关内的驻防地图,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沿江地区,沿海地区等主要城市都有分布…… - 本.西蒙斯.虎于20240427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10.6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相反,在一些省份内,八旗可以兼管绿营。康熙末年,当时全国设立了11名驻防将军,分别驻守在西安、江宁、杭州、京口、福州、广州、荆州、右卫、盛京、吉林、黑龙江。到了雍正时期,又在青州、宁夏增设了两名驻防将军。到乾隆时,增设绥远城、伊犁、成都三处驻防将军,裁撤京口、青州和右卫三处驻防将军。到乾隆后期,又在...
福州将军辖区,福建、台湾,住房八旗兵人数 3000 多。荆州将军辖区,湖南、湖北,住房八旗兵人数 4000 多。成都将军辖区,经四川、重庆,住房巴骑兵 2000 多。广州将军辖区,经广东、广西、海南,住房骑兵 3000 多。云南、贵州、山东、河南、山西等地没住房八旗兵,其他绿营兵约 60 万分布在各地,和八旗兵一起组成清朝的...
清初八旗驻防分布是:镶黄旗居安定门内,正白旗居东直门内,镶白旗居朝阳门内,正蓝旗居崇文门内,正黄旗居德胜门内,正红旗居西直门内,镶红旗居阜成门内,镶蓝旗居宣武门内。简单来说,就是两黄旗守北,两白旗守东,两红旗守西,两蓝旗守南。 康熙年间开始,八旗逐渐移居城外,因为当时在西郊营造圆明园,便从北京城内抽调...
从清太宗皇太极开始,八旗分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截止至乾隆时期,满清八旗的兵力分布还是十分具有战略性的。布兵数量最多的当属京畿重地——北京城及其周边地区,总数大概在十万左右。这个数字时有波动,乾隆前期为八万人,乾隆执政中后期为十万人,到清末的时候大概是十二万人。其次是新疆驻防,人数大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