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以原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为主,组成驻德国占领区集群,1949年改称驻东德集群,1991年改称西方集群,指挥部驻措森。该集群也与驻波兰的北方集群、驻捷克斯洛伐克的中央集群、驻匈牙利的南方集群一起,并称苏联部署在冷战第一线的四大集群。相较于其他三大集群,驻德集群始...
教授在黑板上画了几个箭头:"首先是军事威胁。驻德苏军装备精良,反应迅速。如果发生冲突,他们能在极短时间内突破西欧防线。其次是核威慑。当时苏联已经拥有核武器,这让局势更加复杂。最后是心理因素,西方担心社会主义思想会通过军事存在向西扩张。""那这种影响持续了多久?""直到1989年柏林墙倒塌,甚至更久。你知道...
在当时那个时期,北约长期被一种名为“恐苏症”的情绪所笼罩,而造成这一状况的“始作俑者”正是驻德苏军。可别以为仅仅是驻德苏军的兵力数字让北约如此忌惮,实际上,其背后所牵扯到的是极为复杂的军事、政治以及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相互博弈,这才是北约“心有余悸”的真正根源所在。【德国分裂与冷战开局】若要...
苏联驻德国集团军,亦称驻德苏军集群(俄语:ГруппасоветскихвойсквГермании)为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苏军部队在1949-1989年的名称。该部队在1945-1949年的名称为“苏联驻德国占领区集团军”,1989-1994年的名称为“西部集团军”(俄语:Западнаягруппавойск...
作为华约的最前线,驻德苏军的战斗力必须要始终强大。否则一旦北约猛攻,那对华约来说,简直是灾难性的打击。三、驻德苏军的规模如何?驻德苏军大致上可以分成3个阶段来看。第一个阶段,1945年到1954年。这是华约成立之前,也是西德加入北约之前,这支部队,被称为苏军驻德占领军队集群。第二个阶段,1955年到1989年...
确实,从军事角度来看,驻德苏军的战略价值远超其数量表现。这支部队不仅装备精良,机动性强,更重要的是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对西欧发起进攻。它们就像一支随时可以出击的尖刀,直指北约的腹地。"更何况,"将军继续解释道,"这不仅仅是军事问题。苏联的存在,代表着一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他们的每一个军事...
二、这30多万苏军,是对抗北约的主力。 如果说,第一批驻德苏军,战斗力强悍,是因为他们曾经经受了二战的洗礼。那么此后的驻德苏军,一批批下来以后,为何还是以战斗力强悍著称呢? 其实这事儿也很好理解,当德军战败以后,世界格局开始重新洗牌。 这个时候英国、法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成了美国的马仔,他们结盟以后,势必...
二战结束之后,在当时两大阵营的操控下,德国被分成了东德与西德。随着美苏冷战的展开,东德跟西德的形势也是发展地愈发紧张,美苏两国也都派遣军队驻扎,展开名义上的保护。当时驻德的苏军只有三十八万的兵力,但其为何被公认为苏联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呢?在20世纪的欧洲,特别是英国人眼里,苏联苏维埃是比德国纳粹还要...
苏军进驻德国后 1945年,对于全世界是个不折不扣的分水岭。这一年,东边的日本见势不妙,便乖乖递上投降书;西边的德国在苏联红军的铁拳包围中,苦撑不下,草草结束了那场妄想统治世界的“千年帝国”。希特勒未等他心心念念的帝国化作废墟,倒是抢先一步,在苏军的炮火与绝望中,一枪了结了自己。希特勒自尽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