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驳壳枪在我国第二个主要用途就是装备各种警卫力量。甚至很多军官都会携带一把驳壳枪,就是睡觉都会在枕头下面放一把塞满子弹的驳壳枪,才能睡得踏实。驳壳枪在我国的第三个用途就是游击战。游击队带着两三把驳壳枪,就能端了一个日伪乡公署。进门就是一顿密集驳壳枪射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打完直接带着缴获的...
驳壳枪作为一种聚合了多种技术的武器,其设计就兼具了可靠性和威力。由于其起源于19世纪伊始,当时枪械工艺并不成熟,因此也只能面对着一些单兵或小型组织的使用需求。但是,在20世纪的前半段,随着新科技的发展和工业生产的普及,驳壳枪才真正意义上地流行了起来。特别是在中国的抗战年代,驳壳枪变得异常受欢迎。当时的...
而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杨靖宇将军更是驳壳枪的铁杆粉丝,他牺牲后,人们在他的遗体旁发现了两把驳壳枪,枪膛里还留有子弹,这无疑彰显了他在战斗中的英勇决绝和不屈意志。这些将领们不仅是军事上的领袖,更是驳壳枪这一传统武器的忠实传承者,他们的故事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然而,一个有趣的问题是:为何驳壳枪...
驳壳枪可以接枪盒抵肩射击,弹容量有20发,m712甚至能全自动,应该比手枪好用吧?那为什么德军没有在一线部队大规模装备,甚至二三线部队也不用呢?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其实是时间和机遇。驳壳枪可以是一支生不逢时的武器,它在德军中的地位低,是因为目标职位每时每刻都有其他武器在岗,没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
驳壳枪,官方名称为毛瑟军用手枪,由德国毛瑟公司设计并生产。这款手枪在诞生之初并未引起太大关注,甚至在西方军界遭遇了冷遇,因为其体积大,不好写单,加上后坐力大方,发射时枪口上扬,精准度不高,还有造价高,外形设计不符合欧美的审美。然而,在远东的中国,它却意外地找到了自己的舞台。20世纪初的中国,正...
跟 900 盒子炮不一样,160 毫米枪管的阿斯特拉 903 驳壳枪,那是标准配置。嘿,您瞧这阿斯特拉 903 驳壳枪,口径 7.63 毫米,枪管 160 毫米。阿斯特拉 903 驳壳枪当年在中国也挺火,还被山寨了。抗战那会儿,国民党军队就山寨过这枪。看到没,这枪机匣左边能打开的那块活动板上,刻着“三十四集团军/军械修理处...
1921 年,上海兵工厂、沈阳兵工厂开始仿制毛瑟手枪,并给它起了中国化的名字 “驳壳枪” 也叫 “盒子炮”。1929 年,阎锡山的山西机械局将毛瑟手枪进行放大设计,使之可以使用汤姆森冲锋枪的.45 口径子弹,并正式投产,命名为 “民国 17 年式手枪”,别称 “晋造十七式盒子炮”,在中国军队大量装备。中国工农红军...
1.驳壳枪的主要优点,就是射程远、威力大。它使用7.63*25毛瑟手枪弹,装药高达0.52克,远胜于一般手枪弹的0.2-0.3克,再配上二把盒子以上的长枪管,加上木质枪托,射击非常稳定,有效射程比一般手枪远的多。2.驳壳枪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容弹量大。除了极少数6发大小的型号,大多数驳壳枪至少能装10发子弹,...
蝴蝶效应是指初始条件微小的变化会导致结果发生巨大的改变,我军司号员张宝林对此相信感触颇深,他一生的命运都因为一把驳壳枪的击发事故而改变,说起当时发生的事,张宝林至今仍唏嘘不已。炸膛的驳壳枪 二十响驳壳枪指的是毛瑟手枪,该枪在中国近代战争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人民军队能赶走侵略者建立新中国,毛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