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骨胡是壮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乐器,因琴筒用马骨制作而得名。马骨胡,别称“骨胡”。壮族传统弦鸣乐器,擦弦类。壮语称之为“冉督”,又称“冉列”和“冉森”。“冉”,壮语意为“胡”,“督”为骨头,故名。“列”、“森”系壮语,意为“体小音高”。 马骨胡外形美观,琴声悠扬清脆,演奏起来如珠落玉盘...
马骨胡,壮族拉弦乐器。壮族称冉督、冉列。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隆林、田林、百色、靖西、德保一带和云南、湖南等省壮族地区。名片属性 中文名马骨胡 类别壮族拉弦乐器 别称冉督、冉列 流行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湖南等省 乐 器 简 介 马骨胡在壮语中称“冉督”、“冉列”。“冉”为胡琴...
最初,人们常在节日里,拿起马骨胡、土胡、葫芦胡和壮笛等壮族民间乐器到邻近的村寨去演奏,叫作“游院”,这便是壮族民间器乐合奏-“八音”(采用马骨胡、土胡、葫芦胡、三弦、壮笛、八音锣、八音鼓、小钹等八种主要乐器合奏)的早期形式。马骨胡在由邕剧——板凳戏——“土戏”——壮剧的整个发展演变过程中,...
“没有马骨胡是开不了壮剧的。”马骨胡是壮族人民喜爱的拉弦乐器,也是壮剧伴奏中的主奏乐器,因琴筒用马腿骨制成而得名。有人说马骨胡之于壮剧,犹如京胡之于京剧。2010年,壮族马骨胡艺术被列入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源于矮马,改良适应时代 过去,马骨胡的各个部件都离不开德保珍稀马种——...
“没有马骨胡是开不了壮剧的。”马骨胡是壮族人民喜爱的拉弦乐器,也是壮剧伴奏中的主奏乐器,因琴筒用马腿骨制成而得名。有人说马骨胡之于壮剧,犹如京胡之于京剧。2010年,壮族马骨胡艺术被列入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视频加载失败,请...
演奏马骨胡时采用坐姿,将琴筒置于左腿上或夹于两膝间,琴杆直立,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弓在两弦间拉奏。马骨胡音色近似京胡并较之柔美,清脆明亮,高音较为尖锐,低音较为刚劲,介于高胡和京胡之间,但要比京胡柔和。演奏民间曲调时,只用第一把位,很少换把。演奏技巧左手...
中国少数民族乐器知多少?——壮族 马骨胡Miffy的米菲 立即播放 打开App,流畅又高清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 234 0 01:09 App 中国少数民族乐器知多少?——那艺(鹰笛) 246 0 00:38 App 中国少数民族乐器知多少——热瓦普3 77 0 00:35 App 中国少数民族乐器知多少?——刚洞 481 0 01:08 App 中国少数...
马骨胡的音调与壮族的语言音韵相互呼应,深受壮族人民的喜爱。在壮剧中,它担任着主奏乐器的角色,其独特音色为壮剧塑造了别具一格的唱腔。正是有了马骨胡的伴奏,壮剧才得以展现出鲜活的生命力和独特的地方韵味。黄一格,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族马骨胡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自1980年起便致力于马骨...
传统的马骨胡,其构造精妙,涵盖了琴筒、琴头、琴杆、弦轴、千斤、琴马、琴弦以及琴弓等多个精细部件。琴筒的设计别具匠心,采用“哩马”(小马)的大腿骨上部制作,形状为椭圆筒形,经过精细修整。其大端被磨平,筒身上下贯通,以便装入琴杆。整个琴筒的长度控制在10-12厘米之间,直径则约为4-6厘米。为了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