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病毒X potato virus X 马铃薯Y病毒和A病毒(PVY和PVA)马铃薯Y病毒是马铃薯第二个重要病毒性病害。它通过感染的块茎长期存在并由蚜虫非持续性地传播。产量损失可达80%。 症状:症状随着病毒株系、马铃薯品种及环境条件变化很大。脉缩、叶片卷曲、小叶叶缘向下翻、矮化、小叶叶脉坏死、坏死斑点、叶片坏死和茎上出现...
答案解析:马铃薯病毒侵染的主要途径有:接触传毒、昆虫介体传播、种薯传毒和土壤传毒几种类型。接触传毒:健康植株与感病植株在田间因风吹接触摩擦;人和动物在田间走动接触病株后又与健康植株接触;切刀切种时,切了病薯后又切健康薯等均可使健康薯感病。昆虫介体传播:蚜虫、叶蝉、螨虫、粉虱、甲虫、蝗虫等均可传...
一、马铃薯病毒病的发病原因 病毒感染是马铃薯引起病毒病的重要原因,病毒浸染的关键方式有碰触传毒、虫类介体散播、种薯传播和土壤传毒几种。带病毒种薯和寄主是初侵染源,散播的关键以蚜虫为主导,除此之外,磨擦、农机具、人和动物及咀嚼式口器虫类也能传毒。栽培技术标准差,蚜虫发生量发大财重病,除此之外,种...
1、选用抗病品种。马铃薯病毒病的种类很多,要选育兼抗品种很不容易。 2、加强栽培管理。主要目的是促进早熟,保证增产,并避免在高温天气下结薯。因此,须因地制宜,适时播种,高畦栽培,合理用肥,拔除病株等。 3、选用无病毒种薯 ① 茎尖组织培养法。带毒...
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PVS)和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roll virus ,PLRV)感染都可引发马铃薯病毒病。马铃薯X病毒(PVX)寄主范围广,侵染的植物主要是茄科。在马铃薯上引致轻花叶,有时产生斑驳或环斑。病毒粒子弯曲纤维状...
马铃薯X病毒病病原为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简称PVX)。寄主范围广,侵染的植物主要是茄科。病毒粒子呈弯曲的线条状,具有螺旋结构(螺距3.4毫微米),大小为(480~580)纳米×(11~13)纳米,钝化温度70℃经10分钟,稀释终点是10~10,体外存活期127天,20℃下侵染性能保持几周,加甘油可保持1年以上。
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卷叶病毒是最重要的马铃薯病毒性病害,通过蚜虫传播,也通过感染病毒的块茎传播。在中原二季作地区普遍生,易感品种损失可达90%上,一般减产40%~70%。马铃薯Y病毒和A病表PVY,PVA 马铃薯Y病毒是马铃薯第二个重要病毒性病 害,它的传播途径是通过感染的块茎和蚜虫(非持久性)传播,产量...
马铃薯病毒病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感染引起。主要途径是通过接触传播、昆虫媒介传播、种薯传播和土壤传播。 具有毒的种薯和害虫是主要传染源,主以蚜虫为主。此外,摩擦、农具、人类以及牲畜和喉舌昆虫也能传播。田间管理条件差,蚜虫发生量严重,品种抗病性和栽培措施均影响病害的发生程度。二、防治方法 1.无毒种薯 在...
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种薯和介体,如蚜虫和蓟马、叶蝉等。其他传播方式是通过摩擦、农具、人畜及咀嚼式口器的昆虫传毒。病毒侵染种薯经常导致植株感染最终导致新生薯块的感染。马铃薯病毒病的发生与蚜虫的发生情况密切相关,蚜虫是马铃薯病毒病传播的主要媒介,像PVY和PLRV主要通过蚜虫汁液接触传播侵染。一般蚜虫密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