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邑之围又称马邑之战、马邑之谋,是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元光二年)西汉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策划的对匈奴的一场诱敌歼灭战。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马邑之围 发生时间 公元前 133年 地点 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 参战方 西汉、匈奴 结果 匈奴逃脱 ...
马邑之围的指挥系统是这样的:御史大夫(三公之一,官职一品)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军职二品),节制其他将军;未央宫卫尉(九卿之一,官职二品)李广为骁骑将军(军职二品);长乐宫卫尉(九卿之一,官职二品)程不识兼雁门郡太守(官职三品),战争在他的防区进行;太仆(九卿之一,官职二品)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军职...
马邑之围又称马邑之战、马邑之谋,是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元光二年)西汉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策划的对匈奴的一场诱敌歼灭战,结果被匈奴识破,没有成功。马邑之谋虽然失败,但结束了西汉自立朝初年以来对匈奴奉行的和亲政策,同时也拉开了汉匈全面战争的序幕。 战争背景 秦汉之际,匈奴冒顿单于杀死其父头曼单于,...
故而马邑之围的失败意味着长达近70年的和亲屈辱政策就此宣告结束,自此汉朝从以前的被动防御转为主动攻击,拉开了汉朝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此后汉武帝开始重用一批年轻的将领,主动攻伐匈奴,以此来解救北伐边患问题。汉武帝剧照 结语 汉匈之间的矛盾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匈奴侵扰边界,给农耕民族带来巨大的影响,故...
马邑之谋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汉朝没有认真地做过准备,抱着侥幸心理,幻想大捷。妄图一成功。马邑之围成了徒耗财力之举,也成了汉武帝的人生污点,这如何让汉武帝不愤怒。而马邑之围实际上的总指挥是汉武帝,王恢不过是背锅而已。公元前129年,马邑之谋4年后,汉军开始全面反击。卫青七伐匈奴,霍去病六征塞北,...
马邑之围的失败,必须要有人对此事负责,而此事的两个主要负责人,汉武帝和王恢,死的只能是王恢,他如果不死,王太后的势力便可以此为借口趁机发作,对汉武帝十分不利。如果说窦婴的死是汉武帝无奈之举,那么王恢的死则是王恢自己而已。他不仅没能主动出击,事后也没能主动揽下全部责任,在入狱之后居然又行贿田蚡...
三维地图讲解——马邑之围的过程,及推恩令的内容 #马邑之围 #推恩令 #霸陵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董仲舒 - 地图里的故事于20230529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210.1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所以一直流传着,一个小小的尉史引起了蝴蝶效应,导致30余万汉军无功而返,“自是之后,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马邑之围的失败更是开启了匈奴百年战争的序幕,但其实无论那个尉史是否泄密,这次汉军的行动都不会成功,这次行动本身上就存在着众多问题。首先,这次军事行动的前线总指挥...
马邑之战又称马邑之围、马邑之谋,是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一场诱敌歼灭战,也是汉朝对匈奴的反击序幕。马邑之围最后因为王恢的临阵脱逃而失败。虽然这次战役失败,但是它结束了汉朝屈辱的和亲政策,在这之后,汉朝与匈奴解除了和亲政策,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解除了匈奴的威胁,保障了北方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