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中共党员,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教授、博导,国家高层次海外人才、四川省特聘专家、珠峰A类人才。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地质学博士,犹他大学和爱达荷大学地质和计算机博士后。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深时地理环境重建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兼...
近日,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马超教授在国际顶级地学杂志Geology上发表题为“白垩纪森诺曼阶温室气候下的百年到千年气候波动”(Centennial to millennial variability of greenhouse climate across the mid-Cenomanian event)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温室气候下...
马超,国家高层次海外人才、四川省特聘专家、珠峰A类人才。2004年进入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基地班学习,2008年获得地质学学士学位;2016年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地质学博士学位;2017-2020年先后在美国犹他大学地质系和爱达荷大学计算机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2月获批引进入职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马超教授带领团队联合法国、德国、爱尔兰的地质学家,首次从地质记录中重建出过去7亿年至2亿年前地球自转减慢的过程,这对重建地—月系统的演化历史,探究地球自转减速
8月10日,从成都理工大学获悉,由该校王成善院士指导的大数据沉积团队,结合地质记录和天文计算,首次从地质记录中重建出7亿年前至2亿年前地球自转减慢的过程。“也就是说,7亿年前,一天大约有20个小时;2亿年前,一天大约有23个小时。”成都理工 - 成都科技于20240812发布
7月12日,从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马超教授带领大数据沉积团队结合地质记录和天文计算,首次从地质记录中重建出过去7亿年至2亿年前地球自转加快的过程。相关成果2024年8月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 A. 对 B. 错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B ...
2021年2月获批国家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入职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在Nature、EPSL、GSAB、MEE、Geoscientific Model Development、Computers & Geosciences等国际一流期刊共发表英文SCI论文22篇。 发表论文(Google Scholar:https://goo.gl/WxzEsD): [26] Huang, H., Gao, Y.,Ma, C., Jones, M. M., Ze...
成都理工大学马超教授..近日,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马超教授依托“深时数字地球”大科学计划和“大陆演化与季风系统演变”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等资助,联合乔治梅森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莱斯大学和壳牌石油等单位的学者在国际
近期,一项由成都理工大学大数据沉积研究团队黄何研究员和马超教授,联合国际天文学家雅克·拉斯卡尔团队完成的研究,首次从地质记录中重建了7亿年前至2亿年前地球自转减速的过程。这项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的研究成果引发高度关注。 论文的审稿人之一,地质学家米罗斯(Ross Mitchell)表示,长期以来,地球自转速度减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