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衡(1881-1955),字叔平,金石学家,篆刻家,亦是新浙派艺术的代表人物。曾任辅仁大学教授、故宫博物院院长。 20世纪20年代的马衡 1924年11月,清室善后委员会成立,马衡受聘参与故宫文物清点。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任古物馆副馆长,此后便一直在故宫从事中国文物、历史研究管理工作,长达27年,其中任院长19年...
有一次,张继对马衡谈起章太炎的如此评价,马衡谦逊地回应:“不见得吧,吴昌硕的篆刻就在我之上。”张继说:“不然,章老不是指刀法技艺,是指印文,指篆文之正确无误,字字有来历,绝无虚造不可知者;同时,也指书体的多样,篆法华美,亦为他人不可比拟。”“五四”以来最有名望的学者几乎都存有请马衡刻的印章,如于...
马衡作品:静晨藏书 其次,马衡强调“重在印文”这个概念。马衡作品:凡将斋 对于成为一个合格的印人所需掌握的知识结构,他提出了更高要求。马衡作品:黄叶楼 他认为“刻印家不但古印应研究,即一切金石文字也在研究之列。故金石家不必为刻印家,而刻印家必出于金石家”。马衡作品:丁国华 他将印人品德与学养视...
要充分理解日本学界对马衡(1881-1955)的钦佩,首先需要深入了解这位卓越学者的多元背景、斐然成就以及深远影响。马衡,这位中国现代历史上的著名学者、考古学家和书法家,犹如一颗璀璨的学术之星,照亮了中华文化的研究之路。他曾担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导师、故宫博物院院长等职务,为推动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
马衡(1881—1955),字叔平,号凡将斋主人,浙江鄞县人,著名金石学家、考古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导师、北京大学图书部主任、清华国学研究院特别讲师、西泠印社社长、故宫博物院院长等职。马衡被誉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先驱和奠基人之一,他的治学一方面继承了清代乾嘉学派训诂考据、...
这一过程的主角叫马衡。 一 马衡是浙江宁波人,生于1881年。马衡出身一个名门望族,父亲马海曙做过知县,生育了9个儿子,其中有5个是北京大学的教授(马裕藻、马衡、马鉴、马准、马廉),被誉为“一门五马”。 年轻时,马衡主要在上海学习、工作、生活。他还在南洋公学读书时,就迎娶了上海滩的大亨、“五金大王”叶...
马衡(1881年-1955年3月),浙江鄞县人,字叔平,别署无咎、凡将斋。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金石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故宫博物院第二任院长。 “遥领社职”的 马衡也是一位出色的篆刻家与印学理论家,不仅出版了《鍴庐印稿》、《凡将斋印存》等个人印谱,还发表有《谈...
一、马衡担任职务:马衡目前担任上海申深基础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港远实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法定代表人,同时在4家企业担任高管,包括担任上海申深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上海港远实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二、马衡投资情况:马衡目前是5家企业直接控股股东,包括上海广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控股比例达100%,上海港远建设集团有限...
马衡先生是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从民国初一直主持院务到新中国成立后,马衡又是继吴昌硕之后的第二任西泠印社社长。但马衡更是近代中国金石学学科建立的开山奠基之祖。上世纪初北京大学历史学成立国学门,专设金石课程,即由马衡担纲主讲,他还有一部《中国金石学概要》著作,明显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