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9天9夜的浴血奋战,志愿军191师成功击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牢牢控制了马良山及其周边阵地。11月15日,马良山战役胜利结束。此役,志愿军共毙伤俘敌4400余人,其中英军2700余人,击毁击伤敌军坦克18辆、火炮30余门,击落击伤敌机41架。而志愿军自身伤亡1600余人,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重大胜利。马良山战役的胜利,...
马良山反击战,是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组织的首次步、炮、坦、工等诸兵种协同作战的经典阵地争夺战。1951年11月4日至7日,志愿军全歼英军第28旅苏格兰皇家边防团第一营,不但有效配合了开城停战谈判,而且成功积累了诸兵种协同作战的实战经验,对今后我军发挥协同作战整体威力提供了有益借鉴。掌握敌情,充分准备 马...
战至8日,第191师主动撤至黄鸡山、基谷里、白石洞一线,继续进行防御。英联邦第1师以伤亡2600余人的代价,前进3千米,占领了马良山。英军占领马良山后,以第28旅1个营防守,并形成了支撑点式环形坚固防御阵地体系。11月4日,第191师以3个步兵营,在57门火炮、10辆坦克支援下,向马良山实施反击作战。15时开始...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马良山战斗,发生于1951年夏秋季防御战役及随后的战术反击中。在战略上,马良山战斗的胜利标志着志愿军阵地防御体系的成型,意味着志愿军完成了从运动防御到阵地防御的转变。在战术上,马良山战斗是志愿军首次步炮诸兵种协同作战,它也开启了“最强轻步兵”向现代化合成部队的转变。马良山位于朝鲜临津江...
南64军防守的马良山地区就成了开城东部的桥头堡,马良山海拔317米,形似马蹄山势险峻易守难攻,且其西面就是平坦的开城平原,十分适合机械化大军作战,这就意味着,谁占领这一地区谁就拥有了开城,所以注定这里有一场恶战。为此,铁原阻击战一结束,老范便将骑五团的炮兵力调往了这一地区。当时防守在这里的是64军...
其中海拔317米的马良山是开城东北的高点,其和周边的山峦连接成了一道天然屏障,这也成为了志愿军战士的天然战壕。联合国军也意识到了马良山的重要性,他们在1951年10月初,在马良山阵地前集结了大量兵力。其中主力部队为英联邦1师皇家29旅、28旅,人数多达几千人,而驻守此地的志愿军战士只有64军的191师,大约一...
仅用四小时,就将马良山上的守军打了个全军覆没,两个月不到,英国佬的两个王牌旅,28旅与29旅全都折在了这里,这说出去就是个笑话。为此英28旅出了手上仅剩的一个团皇家黑巫女团,在美军鼎力相助的炮火下,向马良山发起反击作战。谁不知,他们非但没能拿下马良山,反而成了191师训练步炮协同的磨刀石。两...
抗美援朝马良山战役后英美领导人激烈互怼 历史性冲突内幕揭秘 历老师说历史 2.2万粉丝 · 4006个视频 关注 接下来播放自动播放 01:33 省委书记会见“全网最爱发钱”的企业家 众播视频 17万次播放 · 3806次点赞 01:46 东部战区发布军事行动海报,用繁体字是给谁看的呢 丁爸热点说 4.2万次播放 · 1395次点赞 ...
于是双方在马良山展开了惨烈的争夺战。191师政委罗立斌曾回忆道:“英军不像美军那样不经打,近距离也敢于和我们拼刺刀,有些工事要反复几次才能最终夺下。”一位名为林全的班长,两次负伤仍坚持在一线战斗,担架来的时候,他还看押着6个战俘和两挺缴获的机枪。虽说英军抵抗很顽强,但在志愿军压倒性的攻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