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时间具体不详,但应该在1946年秋到1947年春之间,因为在《梅贻琦联大日记》的1946年10月3日一栏,梅校长有写道“马约翰偕其二女已搬住校内,相见甚欢”,这就说明了马约翰从昆明回到清华园的大致时间。这是一次没有预约的突然造访,这位叫“斯静”的青年人在一个早上来到位于清华照澜院的马约翰家小院,径直走...
在马约翰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广大清华学子在惯行的体育教育中培养出积极向上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多以“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体魄与人格并重”“奋斗到底,决不放弃”为准绳指导人生。建筑学家梁思成、近代力学奠基人周培源等人,都曾在回忆录中就重视体育教育对马约翰...
马约翰雕像位于鼓浪屿人民体育场。 马约翰,1882年生于鼓浪屿,1911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曾两次留学美国,1936年曾以总教练的身份率中国队参加柏林第十一届奥运会。1914年起,在清华大学任教达52年之久,是中国杰出的体育教育家,著有《体育的迁移价值》等专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
他,就是马约翰 我国近代著名的体育教育家、活动家 今天 是马约翰诞辰140周年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人生历程 感悟其矢志报国、为国育才的精神!自强不息 好男儿体育报国 1882年 马约翰出生于厦门鼓浪屿一个贫苦家庭 少年时父母双亡 和哥哥马保罗相依为命 幼时经常和其他孩子 在山上跑跳、爬树、钻山洞 在海滩上玩水...
著名体育家马约翰(1882-1966)先生被誉为“中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在其50余年的体育生涯中孜孜以求、辛勤耕耘,为清华大学和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马约翰在持之以恒的体育实践基础上,不断总结自己的体育思想,为后人留下了贯穿各个时代的一系列体...
▲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 马约翰是混血儿,虽然名字和样貌都有点“洋味儿”,可他却是在厦门土生土长。1882年,马约翰出生于鼓浪屿,由于家境原因,他迟至13岁才入校读书。当时网球、板球、足球和曲棍球等诸多近代西式运动都已传入鼓浪屿,也成为岛上学生们的日常运动项目。马约翰曾在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他和体育最早...
THU IOA首届中国(厦门)马约翰艺术大展征集,正式启动!展览背景 Part.1 马约翰先生,中国著名体育教育家 个人简介 马约翰先生(1882 年—1966 年)出生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的鼓浪屿,曾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席。马约翰先生在清华大学工作了52 年,将毕生心血都贡献给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他一生倡导“...
这位体育教师就是我国第一位体育教授、被誉为“中国体育界一面旗帜”的马约翰。爱国情怀 马约翰1882年出生于厦门鼓浪屿,少年时父母双亡,与其兄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他幼时经常和其他孩子在山上跑跳、爬树、钻山洞,在海滩上玩水、捉鱼虾,不到天黑不回家。全面的身体锻炼、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为他的健康身体...
马约翰于1920年担任体育部主任,从此,清华体育活动在马约翰的领导下认真开展起来并有所建树。当时的中国人,大多不重视体育运动。1927年,马约翰在《改进时期中清华之体育》一文中,引用了当时天津《大公报》社评中的一段话,说明他当时的忧虑:“夫过去之中国,病国也,今亦依然,盖其人大抵有病,智识阶级尤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