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鸭子飞过去了”公案中,百丈见得自心,随后又在“刚才哭现在笑”公案中,又从马祖那里印证了自己的证悟,但马祖也还没有检验他的证悟。“百丈卷席”公案,就是马祖再次勘验百丈怀海的悟境。师父上堂开示之前,弟子们便先将各自的席子铺陈妥当坐好,静候师父。反常的是,马祖刚上法堂,尚未来得及开口,怀海...
百丈怀海禅师是洪州宗风开创者马祖道一大师的法嗣,唐代禅宗高僧,是中国禅宗史上的重要人物,禅宗丛林清规之制定者。原籍太原,远祖因西晋怀帝永嘉战乱,移居到福州,俗姓王。唐中叶时由于旧教规和戒律与禅宗发展存在尖锐矛盾,百丈怀海为求禅宗发展大胆进行教规改革,设立了百丈清规,这对禅宗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百丈怀海禅师(749年-814年)本姓王,俗名木尊,福州长乐县人,原籍太原,远祖因西晋怀帝永嘉战乱,移居到福州,是马祖道一的法嗣,禅宗丛林清规之制定者。因其后半生常住于洪州百丈山(江西奉新),故世称"百丈禅师"。唐中叶后,由于旧教规和戒律与禅宗发展存在尖锐矛盾,于是怀海便大胆进行教规改革,设立了百丈清...
百丈怀海禅师先哭一场后笑一场 道一禅师说:他开悟了 | 文 青衫文斋 唐代高僧百丈怀海禅师时禅宗丛林清规之制定者,因其后半生常住于洪州百丈山而得名。百丈怀海禅师最初是马祖道一禅师门下的一名侍者,用了整整二十年的时间向马祖求法。最初在参悟“野鸭子”公案中有所省悟,直至再参于马祖的大喝之下才恍然大...
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福州长乐(今福州东南)人,俗姓王。幼年即从西山慧照和尚出家,后到衡山法朝律师处受具足戒。听说马祖道一禅师在江西传法,遂前往投师参学,与当时的西堂智藏、南泉普愿,并为马祖座下的三大入室弟子。 有一天,怀海禅师陪同马祖在野外行脚。这时恰好有一群野鸭子从附近飞过。
一次,百丈怀海问马祖:“什么是佛法旨趣?”马祖答道:“就是你安身立命之处。”马祖借用安身立命之处,来比喻佛法旨趣,启示怀海自己去体会。三,反诘 有僧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马祖反问:“眼前的是什么意?”表示“祖师西来意”无法用语言确切表达,需要自己去体悟。四,脚踢 水老和尚初参马祖,问:...
百丈怀海也没有吱声,也学着师父那样把拂子放在了原来的地方。就在这个时候,马祖道一忽地鼓足精神一声大喝。马祖道一是什么人啊,禅宗江湖中的龙头老大啊,有几个人能承受得了他的这一喝呢?即使是百丈怀海这样的人物,也被马祖道一这一喝喝得三天以后耳朵才重新能听清楚东西。其七:掴 泐潭法会禅师有天也来...
百丈怀海则答道:“正好修行。”而南泉普愿一言不发,转身离去。马祖就评价道:“智藏适合参读经文,怀海是位禅家,而普愿则是超然世外。”这也正是三位禅师的特点,后期智藏法师自钟陵至龚公山结茅而居,普愿法师把洪州禅发扬光大。而百丈禅师就更了不起了,他创立了后世被称为“百丈法则”的丛林清规,一...
有一天晚上,马祖道一和他最为得意的三个弟子西堂智藏、百丈怀海以及南泉普愿一起游玩赏月,看着天上那轮皎洁的明月,马祖道一作为老师,自然不会放过任何启发学生的机会。于是他问道:“在这轮明月下,你们应该怎么办才好呢?”百丈怀海回答道:“此时正好修行啊。”西堂智藏回答道:“这个时候正好供养啊。”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