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礼逊父子,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洪秀全得劝世良言于梁发(一般记载在一八三六年,也有人说在一八三三年),梁发受基督教义于马礼逊,是众所周知的,而江宁条约由小马礼逊作通译,也是众所周知的,两者中间只隔六年,因之,读史者往往以为前后两马礼逊是一个人。老马礼逊死于一八三四年,中西记载相同,无可怀疑。洪秀全得劝世良...
英华书院是近代传教士开办的第一所中文学校,马礼逊曾任该院牧师。曾协助麦涤逊创办了在中国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广州记录报》。1834年过世,葬于澳门旧基督教坟场。01 道的呼召1782年1月5日,马礼逊出生于英国北部的小镇莫佩思的一个贫农家庭。后来,他父亲把全家搬到紐卡斯爾谋生,专以制鞋坯为业,一家老小全都...
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年1月5日至1834年8月1日),作为西方派到中国大陆的第一位基督新教传教士,其生平事迹丰富多彩,对中西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对其简历和生平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姓名:马礼逊(Robert Morrison),中文名由其自取,也有译为罗伯特·马礼逊或马礼孙等。国籍:英国出生...
马礼逊教堂是一座罗马式建筑教堂,位于澳门马礼逊墓园内。它的建造是为了澳门少数的基督教徒而设,教堂位于永久的墓园,墓园中安放了五十个英国及美国人的墓碑,而这些墓碑使世人想起昔日澳门的国际商务及海军驻澳门的日子。建筑布局 这座细小的教堂是罗马式建筑,以石建成,又被称,教堂的兴建是为了纪念曾将圣经翻译成...
牛津大学教授、马礼逊传记作者Christopher Hancock讲到:正当马礼逊开始思考人生意义的时候,他受到了新思潮的影响,英国的基督教开始觉醒。带来了一个强烈的宣教热潮,那时交通发展了,航海变得容易,铁路运输也已开始,马礼逊恰巧生活在这么一个文化、知识和机遇交织的时代,那是英国社会的一个转折点,正如我们今天在世界...
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有一个名字不得不提——马礼逊。他是英国传教士,也是打开中国近代新闻活动大门的关键人物。你知道吗?世界上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并不是由中国人办的,而是由英国传教士在东南亚一些华人聚居地区创办的。英国政府巧妙地将海外传教与殖民结合起来,通过传教士宣扬西方观念,实行思想征服。1795...
马礼逊学堂(Morrison School)是由英美来华商人、新教传教士共同创立且设在中国本土的一所新式学校,1839年11月4日在澳门正式开学,1842年11月1日迁入香港,1849年停办。马礼逊学堂在1845年4月开设的声乐课(Vocal music)翻开了中国新式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新页。在此之前,来华新教传教士创办的第一所学校——马六甲...
马礼逊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座传播西学的学校。1839年,由英国人温施娣和美国传教士布朗在澳门开办。同年11月4日正式开学。西学课程全部采用英文课本,用英语教学。学堂历史 1818年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英华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英华书院当时盖得相当有规模,类似大学,以教育华人青年及儿童为目标,是中国第一...
他就是第一个来华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心怀大爱,做对世界广泛有益的事 1807年1月20日,伦敦传教会举行一场特别的欢送大会,欢送马礼逊作为首位、也是基督教新教第一位派往中国的宣教士到东方传教。欢送会场气氛隆重、热烈。大会宣读了给马礼逊的《书面指示》和《告诚书》:“使用你的中文知识做对世界广泛有...